這間鄰街的旅店,擺設十分簡素,除了一張床席、一桌、一几、兩把座椅,別無張物。店家年約五、六十歲,送來茶水及盥洗物件,從容寡言,放置好東西後便輕輕闔上房門離去,腳步輕緩。
夏冕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舒暢之感,但四處觀看,也說不出來哪裡有異。
他盥洗後,坐在椅上,端起茶水時,注意到杯盞潔淨,茶水溫熱,這才明白,從自己走進這家店到此刻坐下來喝茶,所見到的事物,無不恰到佳處,而這佳處,也不過就是凡百事物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
他起身推窗往外一看,這個房間在二樓的邊角上,下方臨著天井,探身俯瞰時,只見院落有一方水池,一輪明月恰好落影水中。
夏冕隨即換了輕便衣衫,下樓步至庭院之中。
四下悄靜,角落邊上見有幾叢細竹,竹影投映在地,真像是一筆筆墨畫現前,夏冕感到身心鬆快,就在池邊坐了下來。
整個人沐在月光之中,他不禁想起蘭亭在清明之夜所彈梅花三弄的琴音,天地間透出一股高曠清亮,人格可至如此光輝者,當世有誰?
坐了半晌,全然不聞旅舍慣有的喧囂之聲,此地如此清雅,夏冕想這店家的相貌平常,身手看起來也是勞動慣了的人,不禁心生疑惑。
天一亮,夏冕便坐在櫃檯前的桌上,等著店家送來飯食。他打量著,這裡店面雖廣,但裡頭只擺了五張桌,一邊臨著街路,偶見走販賣漿往來,另一邊臨著天井,兩側皆連開窗櫺,甚是敞亮,看起來雖是老店,卻無陳舊之感,潔淨中有穩實之好。
夏冕也留意到這屋宇中有一道隔板,隔去了另個半間。不久,隔板另一邊傳來了朗朗讀書的聲音,聽起來是間學堂,待與跟店家攀談起來,才知五年前他拜入王艮門下,他說:「心齋先生教我輩悅樂做人,我深受啟發,覺得人人都當曉道,便將營生對半捐作學堂。」
「看來心齋先生在泰州此地,頗有啟教傳道之功。」
「不蠻您說,五年前知府大人請心齋先生在安定書院開講,聽講的弟子就有農夫、商賈及百工,先生不時在工舍、田邊開講,這縣城百姓不受心齋先生教化的,也真找不出幾個呢。」
泰州此地,王門弟子的講學傳道眼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夏冕便打聽前往安定書院的路,店家回他:「心齋先生此刻不在書院,若要尋他,看看時辰,這會兒大約是在江邊碼頭。」
夏冕依著店家所指的路徑走,邊想著,在王陽明的門生中,就屬王艮的出身最為奇特。
他本是一名鹽商,自幼失學,長大後一邊買賣一邊自修,後來對大學篇章有自家的一番體會,四處開講。有人跟他說他所談論的道理與陽明心學頗近似,他便穿著古服、執古禮跑去南昌要見陽明先生論辯,本來心中未服,但在兩人反覆對辯,他幾番心折,終於臣服,遂拜王陽明為師。
他原叫做王銀,王陽明幫他改名為王艮,字汝止。
在王門中,泰州一派也最是逸出,不像其他門派大體以生員儒生為主,論學還在四書五經的典籍之中,也多走入仕一途。
泰州弟子不拘於士,農工商者皆有,在陽明墓前此派聲勢未必最大,但卻最見精神血性,呼號啕哭聲動四野,也見其真切情烈。
王陽明自稱是個狂者,但王門弟子講修身持靜內歛者多,倒是泰州這一派,從王艮到派下弟子顯得率性野氣。
在京城時,夏冕曾見過王艮一面,當時王艮立志要周遊天下,讓天下人聽聞陽明心學,乃自製蒲輪車,穿著古服,在車上高掛長幅標語,上書:「天下一個,萬物一體」八字,他從泰州行到京城,就在天橋上擺陣宣講,轟動街頭,被稱之為怪魁。
那時夏冕剛到京城不久,聽聞此事,也跑去聽他當街講道,只見眾人圍聚,王艮高坐立在車斗間,神態自若,顧盼自雄。當時王學已招來朝中側目,斥之為異論邪說之聲漸起,夏冕也只覺得他立異獵名。
在朝的王門弟子極勸王艮停止這種行徑舉措,他依然故我,直到王陽明也移書責備,要將之逐出師門,這才讓他返車回到越州。
據說後來在陽明先生的門庭前跪了三日悔過,才又重回王門。
夏冕行到碼頭邊上,尋了好一段路,卻只見碼頭苦力來去搬運貨物,也有稍歇休憩,三五成群坐在榕樹底下揮扇納涼,他一心想著坐在蒲輪車上宣講的王艮,但眼前哪裡有他的身影?
来源4:https://read.qidian.com/chapter/GO7ZaNBZ9TOoLoerY3WDhg2/f7Ey50f8b2P4p8iEw--PP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