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招,并没有那么多的花招,对长枪兵来说,更重要的是配合作战,在相互配合中有力地杀伤对方,而不是呈个人英雄,冲入敌阵单兵作战。
长枪阵的训练极其严酷,每个人都必须按照军官的号令,按照标准的姿势做动作。若有不然。就会得到严惩,负重俯卧撑,负重长跑这些是家常便饭。不达标地次数超过三次,就会被克扣军饷,最可怕地是还会成为样板被神官在军中宣传,成为反面教材,让人无法在同伴们面前抬起头来。
—
经过这般严酷训练的长枪兵,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那些在其他势力地军队中的炮灰长枪兵在他们面前,简直就是渣。
“预备!”
前线的军官声嘶力竭地高吼,他身侧的军旗猛地一转,打出了一个旗号。
弓弩手们沿着通道潮水一般地退下,与之一起往后撤退的乃是刀盾手,长枪兵们很快地靠拢在一起,组成了密集的阵型。
在刚才地对射中,幽州军吃了大亏。他们的弓箭手的射术不可谓不精,然而,他们所用弓箭的箭头的质量不高,穿透力不是很强。高畅军的刀盾手将盾牌高高地举起,挡住了大部分箭矢。就算那些箭矢穿越盾牌的封挡,落入阵中,如非运气极好,正好射中士兵们没有被精甲防护的地方,不然根本就不能造成伤害,要知道,高畅军地这些长枪兵是为了对付幽州军的骑兵而准备的,他们个个身披精甲,虽然没有重装步兵身披的重甲那般沉重,防护力却一点也不差!
连珠弩由于制作不易,在军中并不能大量地装备,因此,高畅军中地弓弩手所用的弓或者弩都是常用武器。
但是,由于高畅地铁工厂的炼铁工艺高于同时代的水平,弓弩的制作工艺超过同时代的水准,他们所用的弓弩射程比起幽州军来说要远了不少,箭矢的穿透力也要厉害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幽州军的损失自然要比高畅军惨重了许多。
为了更快地通过对方箭雨制造的死亡地带,幽州军位于前线的将士个个面色狰狞,大张着嘴巴,发出无意义的吼叫,他们健步如飞,不顾头上飘飞的箭雨,猛地朝高畅军的阵线扑了过来。
高畅军仍然不慌不忙地在鼓点中朝前行进,他们仍然大多沉默着,只是吸入或呼出的鼻息沉重了许多。
在中路战场的第一次交锋中,薛万彻以突厥人的战术破了高畅的步兵方阵,随后,由于战术上的失误,他的那两千骑兵又受到了管小楼率领的高畅军轻骑的突袭,损伤惨重,不得不退出战场。
管小楼的骑兵没有和第二线涌上来的幽州军步兵纠缠,而是撤离了战场,分为两队,回到了本方阵型的两翼,一时之间,战场上获得了难得的平静,双方重新恢复为对峙状态。
位于前线的管小楼部共有七千人,两千骑兵,五千步卒,在刚才的战斗中,他损失了一千多步兵,骑兵也有一百多损伤,因此,在没有找到对方破绽,在没有必胜把握之前,他不敢轻易发起攻击。
至于罗艺的想法则很简单,他在中路布下了大军,看上去人多势众,真正的精锐力量却不到一万人,本就是虚张声势,主要是想把高畅的预备队引到中路战场上来,为本方左翼的突袭制造方便。
现在,右翼的情况已经清楚了,在付出数千杂兵溃逃的代价之后,助阵的胡人精骑已经将高畅的左翼部队围在了一个山坡上,位于本阵的高畅如今多半也收到了这个消息,那么,他会怎么处理呢?
是将预备队派到他的左翼去救援?
还是孤注一掷,将其派到中军来,加强中路的力量,以求得到中路的突破?
根据曹旦的线报,高畅的作战兵力只有三万人,要想同时在两路展开行动,他的兵力并不够,若他真的在两个方向同时展开行动,罗艺正好求之不得,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再次分兵,那时,恐怕高畅不但不能将左翼被困的军队救出,同时,也不能突破中路之敌。
不过,没过多久,罗艺就不需要猜度高畅的想法了。
随着一阵响亮的战鼓声,高畅军开始向前推移了,这样看来,高畅将预备队用在了中路,想要一战定乾坤。
这个讯息让罗艺兴奋不已,他将目光投向了左侧的层层山峦,在那些山峦的背后,罗成和他的那五千精兵应该已经做好准备了吧?
现在。他必须将对面地高畅大军牢牢地拖在战场上。不但要抵御对方地进攻,还要让他们发现后方的本阵被袭之时,无法脱身救援。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双方地军队开始慢慢靠近。然后,彼此的弓弩手开始射击,士兵们开始了冲锋,随后,纠缠在了一起。
战局的发展证明罗艺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虽然,罗艺事先知道高畅军的战斗力强悍无比。然而,由于薛万彻的两千轻骑轻易就突破了高畅军地步兵
只是因为一点小失误才被高畅军的骑兵逆袭,所以,里,他有些小看高畅军的战斗力了,在第二次交锋之中,只是派上了步兵。而没有用骑兵压阵,结果,先是被对方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