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马车南行来到了武昌府,燕乔峰就将那雇来的马车退了,准备乘船沿大江直回应天。但是既然到了武昌,当然要吃一下有名的武昌鱼了。辞别绿竹翁后,他于酒道的认识日渐精深,每到一地都能凭着对美酒的天生好感找到当地最知名的酒楼,让曲非烟直笑话他找寻美酒的嗅觉都赶上狗了。小丫头虽然不好美酒,可她以前跟着曲洋浪迹江湖时,既要提防着武林的正道中人,又不想跟魔教再有纠葛,那段日子是东躲西逃,过的很是狼狈,这回跟着燕乔峰一路好吃好喝,风光自在。对于饮食也日见讲究,每餐都要点当地名菜,此二人一个寻美酒,一个品美食,行程很是惬意。
三国末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扬州诸郡百姓溯流供给武昌帝室、官僚消费,劳役繁重,怨声载道,抗议迁都加重了民众负担。左丞相陆凯乃上疏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极力要求还都,孙皓终于返都建业。这段史实使武昌鱼的名声大振,以此事入典的诗词历代多有,“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燕乔峰一边喝酒吃鱼,一边不忘给小丫头讲些历史典故,忽然听到旁边一桌的有人在大声说道:“那淫贼田伯光在山西又现身犯案了。”
这酒楼上好事之徒不少,田伯光的淫贼之名又是天下皆知,听闻有香艳故事可听,楼上顿时一阵骚动,挪盏移杯,纷纷聚到那桌旁边,纷纷道:“陈大爷,您刚从山西回来,快给我们说说,那田伯光这回又采了几个黄花闺女了?……那几个闺女漂亮不漂亮?……田伯光这次又是怎么采的?……啧啧,当淫贼真好!”
听到那田伯光又现身犯案,燕乔峰也侧耳过去仔细一听,却原来是前几日,山西一带几个大的府县,大同、太原、临汾等地,有好几家官宦人家的闺女于半夜突然于绣楼失踪,家人晚上都没听到任何动静,次日就看到绣楼的墙上都留下了字号“万里独行田伯光”,然后这几位姑娘都被发现奸杀于城外,死状甚惨。
“你们听说了吗,左盟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已经下了五岳令旗,要发动武林同道剿杀这淫贼了……”
“听说那田伯光前些日子刚刚在衡山擒了一名恒山派的小尼姑,这么快就能到山西犯事,真不愧为万里独行……”
“那恒山派的小尼姑听过是让华山派的弟子救下了,没想到这淫贼还不甘心,居然跑到恒山附近犯案以示威……”
“这淫贼还真是色胆包天,竟然惹上五岳剑派,真真是不要命了……”
“咦,奇怪啦,那田伯光不是一贯只采花不杀人的吗,这次怎么改了性子了……”
江湖传言流长蜚短,各有说法,燕乔峰心里也有些自责,当日在衡山时候就不该手软,也不知道那田伯光会不会真敢上恒山再去寻仪琳那小尼姑。曲非烟当日也在那酒楼之上见到燕乔峰放走田伯光的,此时见他面色不愉,知他在暗自担心小尼姑。
“七哥,你是不是在担心仪琳姐姐啊?”
“是啊,这个小尼姑人又老实,武功又差……”
“你就别瞎操心了,那天在酒楼我看那田伯光的身手也很一般,还不是三下两下的就被你给收拾了,恒山派那几个老尼姑厉害着呢,给那田伯光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上去。”
“说的也是,唉,要是仪琳那小尼姑能有你这么机灵,也就……”
忽然“啪”的一声,他俩的桌子旁来了一位极肥胖、极高大的和尚,铁塔一般的坐了下来,顺手抓起桌上的那只烧鸡,大口嚼了起来,嘴巴里还含糊问道:“你们俩嘀嘀咕咕的,说什么恒山派的仪琳,她怎么了?”
曲非烟见这个酒肉和尚如此孟浪,当然不干了:“你这和尚,你谁呀,我们又不认识你,干吗要跟你说啊。”
那和尚往燕乔峰和曲非烟扫了一眼,“嘿嘿”一笑,道:“看你们俩细皮嫩肉的,和尚我也不跟你们动粗,要是不说实话,哼哼,就让你们跟这鸡骨头一样。”话说完,他拿起一根鸡腿骨头,用力往下一按,只听得“扑”的一声,那根鸡腿骨竟然齐根插入桌面。这酒楼甚是高档,所用的桌子都是用安南运来的名贵紫檀所制,最是坚硬不过,他竟能用小小一根鸡腿骨将其击穿,这份内力着实惊人。
燕乔峰见这个大和尚露了这么一手,暗暗佩服,也不说话,只将右手张开向那和尚一亮,慢慢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