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八月四日,乳峰山脚下。
洪承畴大军集结于此地,共十三万人。当晚安营扎寨,七大总兵各据一点,分为七大营,军士造小营驻扎,上千座营寨平地而起,连绵一片,非常壮观。
锦州城内,祖大寿已经得到洪承畴要与皇太极决战的消息,城门处,人头攒动,兵器生辉,准备里应外合,一举击之。
这日一早,洪承畴刚刚起来,正准备出营观察地形,只见得一个亲兵匆匆跑进来道:“大帅,清军前来掠营!”
“他们来得好快!”洪承畴道。他穿上衣服,刚走出大帐,就听得一阵“嘚嘚”声响,吴三桂与一众人等纵马过来,道:“大帅,他们在兵营两里处集结,似乎有开战之意。”
“众将听令,列队出击。”洪承畴一声令下,军营中一片喧哗,不过片刻,已经列成整齐的队列,各大总兵坐于高头大马之上,站成一排,身后是各自的兵马,洪承畴将手一挥,在前面先行,众兵士随后跟上,刀枪剑戟,旌旗飘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又有炮兵营拉开几十门大炮,并载满云梯、抛石机、刀车、水枪等武器,一字排开,炮兵在前,步兵在后,徐徐前进。
乳峰山两山相连,山势连绵起伏,有如女人的胸部,故有此名。两山之下一片平坦的平原之上,只听得轰轰马蹄声响,从地势高隆的山坡之上,十几支骑兵队伍汇聚而来,成扇面形状奔驰而下,马蹄带起层层浓烟,如几十道火龙御风而来,声势惊人。
洪承畴大军列队于平原之上,看着这几十股骑兵自山坡上冲下来,下来汇成一点,并成一排,在约五百米处停住,动作整齐划一,与明军对峙。
洪承畴道:“吴三桂,你看看敌人人数有多少?”
吴三桂看了一眼,道:“两千人左右。”
大同总兵王朴有些惊奇,道:“吴兄何以知之?”
吴三桂道:“这一队人马共分为二十股,你看每股队伍前面都有一手举黄色旌旗者,旗上有一只牛头,那是千夫长的标志,黄旗共有二十面,这意味着有二十个千夫长带队,故而大约有两千人之多。”
“不错,”山海关总兵马科道,“吴兄好眼力!这些人手执黄旗,应该是正黄旗的队伍,不知是谁的军队?”
话音刚落,只见一骑单枪匹马地向这边冲来,宣府总兵杨国柱道:“嘿,还真有来受死的!俺赏你一箭!”解开佩弓,就要放箭。
洪承畴道:“且慢!此人是个来使,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那匹马停留在明军身前几十米处,却见来人是一个百夫长模样的清军,只听得他高声喊道:“明军听着,大清皇帝皇太极有令,尔等迅速解鞍下马,投降我主,饶尔等不死。否则我大清正黄旗主豪格铁骑所至,必将尔等杀个片甲不存,血流成河!”
洪承畴道:“这是豪格的军队,看来这只是一支先头骑兵,大部队还在后面。”突然怒喝一声,“吴三桂何在?”
吴三桂道:“末将在!”
“都说你的臂力惊人,箭法精奇,今天让本帅见识一下,给我一箭射杀此人!”
吴三桂略一迟疑:“大帅,您不是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吗?”
“没错,但本帅改了主意,今天就是要给鞑子来个下马威,你尽管射杀了他,本帅自有安排!”
吴三桂应了一声,一勒马缰,向前疾冲,前排的军士自动让开一条通道,吴三桂人在马上,侧身解下佩弓,抽箭搭弦,几个动作一气呵成,马蹄声响中,人已经冲到军队最前列,猿臂舒张间,箭如流星从手中佩弓中射出,排在最前列的步兵只觉得耳边“嗖”一声风响,那支箭就从眼前飞了过去,却见那名百夫长身子连动都没来得及动,箭就追到了面门之上,只听得坐骑一声长嘶,此人翻身落马,倒地而亡。
“好!”明军一阵欢呼,声震山岳。
清军见来使被杀,登时被激怒了。主帅将手中黄旗挥舞,只听得震耳欲聋的“杀”声响起,两千骑马飞驰而来,直向明军阵前冲来。
洪承畴道:“好!他们来了,大家原地不动,等我号令!”
两千骑飞速而至,千夫长冲在最前列,如风似电,眼见着到了眼前,最前排的步兵和骑兵没有大帅号令,不敢擅动,只听得“嗖嗖”风响,在浓烟滚滚之中,清兵开始放箭,箭如雨下,只听得惨呼连连,明军第一排中箭者甚众,纷纷倒地。
王朴看得心惊,道:“大帅,赶快用盾牌吧!”
洪承畴道:“等等。”眼见着明军被射中倒地的人越来越多,清军骑兵越逼越近,洪承畴道,“列盾!”
最前排的步兵自身后抽出盾牌,护在前方,只听得丁当声响,无数支箭射在盾牌之上,只片刻工夫,盾牌上就如同刺猬一样扎满了箭头。
箭已经伤不到明军,但这支清军仍很剽悍,竟然并不停歇,马仍在疾驰,眼见着与明军距离愈加近了,吴三桂道:“大帅,撤盾牌吗?”洪承畴道:“撤!”
明军前排步兵将盾牌撤开,自动后退一步,第二队步兵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