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他妈敢说大明皇帝目光短浅?
朱允熥不卑不亢道:“孙儿说皇爷爷目光短浅,是有原因的。”
“皇爷爷只盯着‘新钞兑掉民间旧钞’过程中,那些私印宝钞的不法者的获利,却没有考虑更长远的东西。”
“或者说,没有跳出棋盘,做全盘考虑。”
朱元璋余怒未消,盘腿坐正,不爽道:“那你给咱说说,你的‘全盘考虑’是啥?”
朱允熥拿着毛笔,将“一贯新钞”和“作价一千文”几个字圈住。
正色道:“欲事之无繁,则必劳于始而逸于终。”
“孙儿之所以要借助政令,强行让百官、百姓、商贾等所有大明的子民,都认可‘一贯新钞,它值一千文’。”
“其首要目的,是核定新钞的价值,为新钞以后的流通,打下一个好的开始。”
“附带目的,才是‘以一换六’,兑掉民间所有旧钞。”
朱允熥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新钞的流通以后再说;咱们现在讨论如何打击那些私印宝钞的奸佞,阻止他们在这次新钞发行中获得巨利。”
这个才是朱元璋最感兴趣的东西。
展现才能,刷好感度的时候到了。
朱允熥不疾不徐道:“六贯二百五十文旧钞,才能兑一贯新钞。那些私印宝钞的奸佞,要换取大量新钞,就得拿出六倍多的旧钞。”
“新钞换得越多,那么需要拿出的旧钞,就更多。是新钞的六倍以上!”
“从洪武八年到洪武二十五年,朝廷正从一、二、三、四、五品官员,每年除千石至三百石禄米外,皆给钞俸三百贯。”
“十七年下来,他们就是一文宝钞不用,也只能积攒五千一百贯宝钞。”
“至于藩王,年俸万石(禄米),另每年给钞三千贯。”
“十七年下来,大约是五万贯。”
“所以等发行新钞之后,朝中官员凡是拿出超过五千贯旧钞,来兑换新钞的,着锦衣卫严查!”
“藩王,凡是拿出超过五万贯旧钞,来兑换新钞的,亦着锦衣卫严查旧钞来源。”
“一旦发现有私印宝钞的行为,严惩不贷!”
“而且孙儿只给三个月兑换期限,三个月以后,旧钞作废!时间仓促,让他们假账都做不成。”
朱元璋听罢朱允熥这一通言论,简直如醍醐灌顶!
是啊,那些官员、藩王,他们的旧钞都是有数的。
超过正常数,咱就派锦衣卫严查。
让那些私印宝钞的奸佞,守着一堆伪造宝钞不敢来兑,最后只能任其作废。
想到这些,朱元璋的心里顿时痛快了!
“此法甚好!”
“就这么办。”朱元璋一脸激动,同时带着杀气道:“这次说不定,能够打掉几个利欲熏心之徒,让他们吃了大明这些年的,全部吐出来!”
朱允熥起身,躬身行礼道:“若皇爷爷觉得孙儿此法可行,便请拟圣旨,将新钞政令昭告天下吧。”
“孙儿这边督促宝钞提举司,加紧印钞。”
这次圣旨,朱允熥不准备自己写。
让老朱来写。
这样既可以缓和他们爷孙的矛盾;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老朱态度,让他渐渐支持自己的所有执政行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180095_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