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九边情况特殊,定远侯作为边关大将,出兵讨伐匈奴,此乃职责所在,望陛下明察。”
“孔大人一介文人,自是不了解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
“匈奴都骑在脑袋上来了,这个时候还畏首畏尾,岂不有损我朝威名?”
勋贵集团牛继宗出列为杨志开脱。
“你……”牛继宗如此明目张胆地讽刺自己,孔城果气得脸色通红。
殿中文武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启禀殿下,微臣认为宁远卫千户贾铖不遵朝廷法令,擅杀匈奴首领之子,有损朝廷威名,臣请皇上将其下狱治罪!”
户部右侍郎卫纪突然出列,弹劾贾铖。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因为卫纪乃是户部右侍郎,而弹劾的对象不过是个千户。
这完全就是打算用牛刀杀鸡啊,显得也太做作了些。
此时勋贵军方一脉才反应过来,一脸不满地看向宗室队伍中的忠顺王。
这卫纪是忠顺王的走狗,谁都知道贾家和忠顺王的恩怨是非。
卫纪借机向皇上弹劾贾铖,无非就是想给贾家添堵而已。
“陛下,臣认为,贾铖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千户,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朝廷尽忠。”
“不论是夺回镇边堡还是斩杀匈奴首领之子,都是立功的表现。”
“俗话说有功必有赏,如今怎么能不赏反倒还将其下狱治罪呢?”
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出列袒护贾铖。
王子腾作为王夫人的哥哥,可以说是贾家目前唯一的立足根本。
见有人出来弹劾贾铖,王子腾自然不会让小人得逞。
如今除了朝廷禁军,还有三支可成建制入神京甚至驻守皇城的军队,
包括京营、五城兵马司和驻守龙寿宫的羽林卫军。
羽林卫军自然是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五城兵马司则听命于兵部,而京营在贾家的视力范围内。
王子腾担任京营节度使,虽说这一职只是正四品,但权力不容小觑。
隆正帝听完后低头沉思。
就在此时满头银发、身着大红蟒袍的太监夏守忠走进了朝堂之中。
躬身一礼:“老奴见过陛下!”
随后看向众臣,夏守忠宣道:
“太上皇旨意,定远侯杨志戍边有功,晋两江总兵,提督江南大营。”
“千户贾铖晋兵部职方司郎中,领五城兵马司东城指挥使。”
“钦此!”
夏守忠宣旨完毕,整个朝堂瞬间落针可闻。
如今太上皇没有放权,他的旨意就是圣旨,没有人敢忤逆。
文官集团一个个恨得牙痒痒,不治罪就算了,还重赏。
而勋贵军方一脉对此却是非常高兴,定远侯杨志晋两江总兵,提督江南大营。
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勋贵军方一脉的势力。
至于贾铖,虽说贾家衰败了,但贾铖毕竟是自己人。
“既然太上皇的旨意已到,便就此退朝吧!”隆正帝面露难色地道。
……
接到朝廷回京的旨意后,贾铖得知自己晋兵部职方司郎中,领五城兵马司东城指挥使,很是开心。
不枉在边境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
告别了军中同僚,贾铖先于两江总兵杨志一步离开了边境返回神京。
因为需要先去兵部报备,故此贾铖打发了亲兵先往荣国府报信。
贾铖父母双亡,家中只剩下母亲的陪房丫鬟蔡氏和丫鬟如意,不需要急着通知。
毕竟今日的成就离不开贾政,贾铖便想着去向荣国府报信。
顺带将从边境带来的礼物也带过去,以感谢当年贾政的知遇之恩。
贾铖则带着其余亲兵往兵部衙门而去。
……
神京西城,荣国府。
亲兵快马加鞭来到了荣国府,由于亲兵也是府中的家生子,
荣府的门子都认识,听说是边境凯旋而归的铖哥儿来报信时,已是欢喜满怀。
顾不得多说,就直接往里面通报请赏去了。
此刻贾政在书房,与贾赦正在闲聊。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嘀咕嘈杂声,继而就见门口侍立的奴仆躬身进来,
满脸堆笑道:“老爷,大喜啊!”
“可是那铖哥儿要回来了?”
贾铖去当兵,是贾政一手运作的,自然很是了解。
况且早在贾铖回京前,他就收到了信,盘算着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贾政自然知道朝堂上的那次惊心动魄的激烈斗争,至今都心有余悸。
若是被文官集团弹劾成功了,贾铖入狱是小,牵扯贾家事才大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1201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