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殿之上的朱允熥,在如同先前一样,划掉了徐增寿的名字。
脸上也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就仿佛做了一道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随后,朱允熥目光继续流转。
“礼部尚书,郑赐...”
“工部尚书,黄福...”
“吏部右侍郎,蹇义...”
“侍中,刘儁...”
“户部主事,宋礼...”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朱允熥不急不缓,轻轻的念着名册上的名字。
很快,名册上密密麻麻的,便是被朱允熥给划满了。
当朱允熥的最后一句落下,整个大殿之上轻悄悄的,所有的大臣们都是紧紧的低着头,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早已混迹官场多年,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又不该说。
而这个时候,很显然就没有任何人敢去触朱允熥的霉头。
良久,奉天殿上是一片寂静。
而那身为徐达长子的魏国公徐辉祖,依旧是跪伏在地上,浑身上下早已经是大汗淋漓。
长时间的如此,以至于徐辉祖整个人的身躯都是在不住的颤抖着。
随后,但听得一阵的脚步声响起。
徐辉祖只觉得眼前一黑,再抬头,只见一道明黄色的修长身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而那环绕在耳边的脚步声,也是戛然而止。
朱允熥,已经停在了自己的面前。
徐辉祖的喉结上下的耸动,不住的咽了一口唾沫。
此时的他,已经微微有些乏力。
更兼此刻朱允熥站在自己的面前,心里更是紧张到了极点。
随后,一双手便是轻轻的把他扶了起来。
很明显,扶起徐辉祖的人正是朱允熥。
朱允熥的目光,不住的打量着眼前的徐辉祖。
而后者,低着头根本就不敢和朱允熥对视一眼。
片刻之后,朱允熥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轻轻的拍了拍徐慧珠的肩膀:“徐家劳苦功高,于大明有恩。”
“魏国公,你退下吧。”
徐辉祖有些吃力的抬起头来,颤声道:“陛下....”
朱允熥摇了摇头,轻声道:“只要忠于朕的,忠于大明的人,朕不会亏待。”
“但是...”
朱允熥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是意思一进很明显了。
不会亏待忠于自己,忠于大明的人?
那么,那些不忠的呢?
徐辉祖面容有些苦涩,有些失神的退了下去。
对于自家的四弟徐增寿,徐辉祖自然再明白不过的了。
在早晨准备上朝的时候,徐辉祖便已经告诫过自己的四弟,随着自己一同上朝。
但是,早已经亲近朱棣的徐增寿,却根本就没有动身的意思。
是的,早已经投靠了朱棣的徐增寿,是根本没有把新登基的朱允熥放在眼里。
甚至,还再一次的劝说徐辉祖,一同投靠燕王。
而徐慧珠能出现这朝堂之上,徐增寿自然是再一次的无功而返。
但是,徐增寿本人就....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徐辉祖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和他同样不安的,还有同殿之上的大臣们。
此刻,朱允熥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不住的逡巡着。
“此次早朝应到之人,六部尚书六人,侍郎十二人,郎中六人,员外郎五十二人,其余大臣一百三十二人”不一会儿,便是缓缓道:“共计两百零二人。”
说话的时候,朱允熥微微停顿了一下,让在场大臣心头都是一紧。
是啊,应到两百零二人..
但是在这偌大的奉天殿上,到底又到了多少人呢?
至少,是远远不够两百令二人这个数目的。
很快,这边朱允熥就给出了答案:“六部尚书之中,户部尚书郭资,刑部尚书郑赐,工部尚书黄福未至,应到六人,实到三人。”
“侍郎应到十二人,实到七人。”
“员外郎五十二人...”
“其余大小官员一百三十二人....”
...
朱允熥一个接着一个的念了出来,语气冰冷至极,就好像那不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一样。
“共计两百零二人。”朱允熥眯着眼睛,在群臣心惊胆战的同时,朱允熥脸上的笑意反而是更甚:“而现在身处大殿之上的。”
“一百零一人。”
啪啪啪!
朱允熥一边的笑着,一边却是鼓起了掌:“不错,非常的不错!没想到竟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97810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