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从帝都到郡县,主要精力都在清算宦官势力。党人和一些新兴势力全力以赴,这是他们难得的进入或重入仕途的机会,只有把那些倒霉蛋珠连的越多,自己的机会就越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皇宫里又有两位食秩六百石的宦官因家人的不法而被罢职,赶出宫去。张让因为早就吩咐家人收敛,竟然避过了这次风头。蹇硕从小是个孤儿,没有家事的牵累,平安无事。
牛弘在朝会上力保窦家的信息在帝都早已传遍了。所以没有人敢对窦家这头大肥羊下手。
当然,那些被珠连的人也不是善男信女,临死也拉个垫背的。这就使得很多与宦官势力无干的士人和官员也受到牵连,还有党人受到牵连。为了保持帝国权力架构的基本稳定,牛弘让太傅出面力保了少数几个受到牵连的高品秩官员,受贿脏银收入国库,训斥,留用。其它受牵连官员牛弘赖得去管。牛弘觉得,尽管这次清洗珠连党派色彩很浓,而且被大大的扩大化,但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会让天下士人看到违法得付出代价。这对帝国老化了的官僚结构是个很大的触动。
由于李膺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一些重犯的抄家中全程介入,使得国库增加了大笔银子。宦官的抄家和其它不法官员的脏银收缴竟有二十亿钱。这个数字相当于帝国大半年的税币收入,使得帝国的财政状况大为好转,也算是无心插柳。
这次大清洗也使得帝国各类大牢人满为患。按照帝国以往的做法,大部份案情清晰的犯人都被发配到边疆屯田,竟有二十多万。
牛弘觉得,这批人到边疆,不能纯粹是作为一种处罚。要设法把他们打造成一支建设边疆的生力军。为此,帝国还专门拔款,为各个犯人的接收地兴修水利,扩建生活实施。并让李膺督促幽州、并州和凉州刺史严加监察。
这次的大清洗为整顿吏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一个初步的帝国机构变动方案在朝会通过。对尚书台进行了重组,把原来按管理官员品秩划分的曹室改为按事务划分。取消了两个有名无实的三公机构,司徒和司空。原司徒胡广和司空王畅改任帝国参议,品秩不变,而职能相当于顾问。把原来少府中管理皇家私人税收的相关职能部门并入大司农,减少了税收机构的双重设置,还集中了财力。还有一些局部的机构变动。
太傅陈蕃这一段时间特别精神,整天乐呵呵的。由他主导的帝国机构变动方案的通过,加上皇宫宦官的缩编,基本上实现了帝国官员总体食秩减少一成的目标。原来认为很难的事情几个月就解决了,让这位老臣很有成就感。
吏治的事情告一段落后,牛弘又操心起农业和靖边事务来了。如果边疆不安宁,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牛弘雄心勃勃的用技术进步改造帝国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于是,牛弘召太傅陈蕃,太尉张奂,和两位帝国参议胡广王畅商议农业问题,重点商议怎么开发帝国的南方。
王畅认为,秦以前南方的楚、吴、越都曾是大国,那个时期的南方并不比中原差。秦汉把都城定在长安和洛阳,一些大家族为了做官方便,纷纷把家北迁,造成了南方的实力大损,越来越落后。他认为要发展南方,只有迁都。
太尉张奂不同意迁都的建议。他认为,帝国一迁都,对西北边疆的影响力就更弱了。用不了多少年,帝国就会失去凉州、并州和幽州,草原游牧民族将直接威胁中原。
牛弘提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动员大批帝国的豪族到南方去发展。特别是一些这次大清洗中被罢了官的豪族,他们与其眼巴巴地等待被帝国重新启用,或培养他们的子弟出仕,还不如去参与帝国南方的开发。等南方的开发有了进展,帝国就可以建设横贯南北的水陆大交通(如果南方不发展,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种劳命伤财的行为),将来他们的子弟来京做官也方便。
牛弘告诉四位帝国老臣,开发南方对帝国的意义不亚于开疆辟士。帝国的北方缺水,为了耕种一片土地得花天量的钱筑渠引水。帝国的南方雨水充沛,半个帝国的土地却开发不足。一到荒年,还会有帝国的百姓饿死。难道,那些占有了帝国大量良田,有肉吃,有衣穿的帝国豪族就心安理得吗?
牛弘的话激起了既是帝国大豪族又是帝国老臣的王畅的豪气,他表示,他们王家愿意带头开发南方,并动员与王家关系密切的其它家族一同前往。
牛弘还表示,不会把大家族动员去了南方就丢下他们不管了。要把这当作帝国一项大的发展战略。帝国不仅划出土地让他们复垦或开垦,还负责道路、灌溉总渠等基础设施。这些土地谁开垦,谁拥有。开始两年免田亩税。当然,为了防止有人乱占土地。只要荒废就收回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55016/193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