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陈宫、诸葛亮和贾诩的意见后,刘协开始讲自己的看法。
“朕听了你们的意见,觉得非常有收获,朕现在讲讲我的看法。”
“朕决定,在朝廷中设置六部,统领国家所有事务……”
六部:吏部、工部、刑部、礼部、户部、兵部
每一个部设置尚书一职,总管此部。
每个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刘协将三省六部制度拿出来,不过也不完全是三省六部制度,因为没有三省,他觉得三省都是多余的,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皇权旁落。
除此之外,在设立一个寺监,专门管理皇家事务。
刘协款款而谈,谈了整整两个时辰。
诸葛亮三人听到刘协的构思,顿时都呆住了,他们哪里听说过这等贤明的制度。
这些奇思妙想,让他们大为震惊。
“陛下,您励精图治,为政精明,任贤革新……真乃天人也。”
陈宫听完后竟然一时结舌,不知道该夸刘协什么,似乎大汉天下,什么词语都显得那么弱,根本无法形容刘协。
诸葛亮也开始总结六部制度的利弊,“陛下的想法,真是妙啊。”。
“陛下,废除丞相和三公制度,有利于陛下对国家的操纵。”
“用刑部代替御史大夫,可以分散和降低检查者的权利,防止监察部门专权。”
“废除太尉,设立兵部,可以分散军权使用者的地位,巩固陛下皇权。”
“在以往,经常有三公干预朝政的情况,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避免,实在太妙了。”
贾诩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仅仅只有孔明所说的这些好处,臣以为,陛下这个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同时分工明确,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另外,臣以为,皇室和国家分开治理,这才真正有了国家的样子啊。”
诸葛亮和贾诩的观点,刘协十分赞同。
“好,从今天开始,进行官制度改革,先从长安开始。”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开始了。
这次改革危及到很多集团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士族阶级的利益,所以阻力十分大。
朝堂上,大量官员进言,组织刘协改革。
“陛下,三公九卿制度是祖制,祖制不能改啊!”
“朕说过了,必须改,大汉就是太过僵化,才差点灭亡的。”
“陛下,如果改了官吏制度,定会伤及国体,大汉江山很可能因此倾覆啊!”
“倾覆?当初我被董卓当做傀儡,难道我大汉江山没有倾覆吗?如今大汉江山被朕拯救回来,必须要改革图新。”
“陛下,您好不容易才将大汉江山从危亡的边缘拉回来,如今千万不要再妄动体制,以惹怒天道纲常。”
好啊!天道、纲常伦理都搬出来了。
这些人看来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协再一次在朝堂上亮出了天子剑。
第一次反对,如果不是奸臣,刘协会劝诫。
第二次反对,如果是那种思想僵化的忠臣,刘协还是会放过。
可是第三次,刘协开了杀戒。
“噌!”
赤霄一出,血溅七步。
刘协一连杀了三个人才停止。
“还有谁!”
朝堂上鸦雀无声。
“天道?纲常?朕告诉你们,朕就是天道!我说的话就是纲常!你们只需要执行!如果谁再敢从中阻拦,夷灭三族!”
“退朝!”
群臣百官吓得瑟瑟发抖,半天不敢动弹一下。
只有诸葛亮、贾诩和陈宫稍微好一些。
当然也只是好一些,他们的脸色并不算好看。
朝堂之上,年纪才十三岁的陛下,脸庞看起来还有些稚嫩,可是却将三位大臣说杀就杀,此等手段,可谓是有几分暴虐了。
诸葛亮明白,这关键时期,也只有暴虐一点,才能震慑宵小。
此刻,诸葛亮等人心中才真正明白,这是他们的皇帝,不是那位向他们商讨问题的学生,更不是十三岁的孩童。
同时他们也明白,大汉天下想要兴盛,必须要这样的九五之尊。
“诸位大臣都退朝吧,陛下已经走了。”贵喜见状,对诸位大臣说道。
如此,百官才颤巍巍的站起来。
官吏制度改革有不小阻力,可最终还是慢慢推行下去,谁也不想当第四个死尸。
半个月后,刘协开始封六部尚书。
刑部尚书由陈宫担任。
户部尚书由刘备担任。
礼部尚书由戏志才担任。
兵部、工部和吏部尚书暂时空缺。
兵部和吏部暂时由刘协亲自辖制。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来源4:http://b.faloo.com/666513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