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不仅招募到了贾诩,今天就连诸葛亮都来了,刘协大喜过望。
诸葛亮:
忠心值:80
文:150
武:20
体:20
恐怖如斯,诸葛亮的文属性居然高到150,不愧是天下谋士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起来吧,无须多礼。”
刘协缓缓吸了一口气,很快就平静下来。
一个帝王,要喜行不漏于色。
“谢陛下。”
“陛下,草民去年收到陛下发布的求贤布告后,就想为陛下效力。可是草民担心,如果空手前来拜见陛下,无法彰显草民的能力。所以花了整整接近一年的时间,草民亲自去了趟西川,为陛下画了一幅西川详图。”
你看看,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干实事的人。
“孔明辛苦了,那图呢?”
“陛下,在草民的脑子里。”
“脑子里?!”刘协皱眉,这孔明是在戏弄朕?
“陛下请息怒,还请陛下赐一张羊皮,臣立刻将西川详图画出来。”
现场画!
诸葛亮真乃奇人也!
刘协命人准备好画图的各种东西,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拿起笔,双眼微闭,调整呼吸。
片刻后,他奋笔疾书,一条条山川,一座座城池,快速显现。
这张地图,一画就是整整一天,直到最后画完,诸葛亮都没有停过一次。
“陛下请看,这就是西川详图。”
西川九郡,外加一个属国,全都呈现在地图上。
这张图,居然比周瑜献出的那张图还要详细。
“孔明啊!你的才能,天下几乎无人敢与你相比!”刘协不吝夸赞,他拿起这张墨迹未干的地图,再次称赞,“好!好!好!”
“孔明,以后你就留在长安,给朕教书吧。”
啥?
教书!
孔明:……
诸葛亮此刻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孔明啊,你是不是对朕的任命有些疑惑?”
诸葛亮略作犹豫后,还是点了点头。
“孔明,我问你,打江山难,还是治理江山难?”
“陛下,草民明白了,草民愿意教书。”
“明白了就好。”
聪明人,只需要略微提点就行。
刘协现在缺的不是能指挥打仗的军师,他缺的是能够教书的大贤,能够培养人才的大贤。
大贤几乎都在士族门阀手里,这些人迟早会成为刘协的对手,所以他一开始就不打算求他们。
当然,能自己求上门来的,刘协也不会拒绝。
现如今天下虽然依旧动荡,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丝毫不比打天下的重要性低。
教化人民,掌礼仪等事都是由司徒大人王允在管理,可是他年纪太大,文属性又低,老而无用,刘协准备让他回去养老。
“传司徒大人王允。”
整整两炷香后,王允才感到皇宫内殿。
不是王允怠慢,而是他走得实在太慢,年纪大了,没办法。
“臣王允拜见陛下。”
“王司徒免礼,赐座。”
“谢陛下。”
“王允,朕问你,你为我大汉江山,奉献了多少岁月啊?”
“启禀陛下,自从臣跟随先帝爷开始,一共三十有二。”
“三十二年啊,真是辛苦你了,如今你都白发苍苍的了,不该如此忙碌,一定要好好休息,保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啊。”
咯噔~
身为司徒,位列三公,不该如此忙碌,要好好休息,这什么意思?陛下这是在劝退吗?
王允深吸一口气,明白圣意,自己的确也老了,是时候该退下了,“谢陛下关心。”
君臣二人又寒暄了一阵子,王允才缓缓退去。
第二日早朝,王允辞官隐退。
刘协念他这些年来,也算辛苦,加封他为忠义公,俸禄增加一千石。
同时,增设国子监,加封诸葛亮为国子监祭酒,负责教化人民,掌管礼仪诸事秩一千五百石。
国子监这个机构,在战国时期出现,后来很少沿用,如今刘协把它拿出来使用。
司徒一职的所管的事务,暂时都由国子监接管,司徒这个职位也空缺,永久的空缺。
改革吏治,改革官职制度,从这一刻开始。
早朝完毕,刘协招来诸葛亮、贾诩和陈宫,跟他们讨论改革官职制度的问题。
改革吏治,改革官职制度,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听听他人意见。
朝廷急需更换大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66513_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