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十公公生一娃

63 张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刘秉晟一行到达随州时,碰上倾盆大雨,车行很不方便。听从徐长老的建议,在随州衙门换了一艘官船。

    秉晟掏出一个大银锭和一个小金锭给车把势,说道:“张大,一路上辛苦你了,你回去用这点钱做个小买卖,可能比常年奔波在外要好。”

    张大不接银子,说:“小的是个孤儿,没有家可回去,大人若不嫌弃,小的愿意做个随从,长久侍奉大人。”

    刘略一沉吟后说:“这样也好,我慢慢替你找个着落。”

    由于停留,刘秉晟不得不参加了一些官场上的应酬。

    春末夏初雨后转晴。秉晟乘官船南下。

    乘船比坐车舒服多了,甲板上放着小桌和靠椅,张大上下招扶着,刘徐两人坐在甲板上品茶、赏景、聊天。

    徐长老谈的多是些风土人情,江湖故事,这正是刘秉晟想听和要听的。谈的人讲得投入,很多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听的人听得投入,这些故事都是书本上看不到的鲜活事物。听着听着刘秉晟突然问道:

    “敢问前辈哪里人氏?”

    徐:“祖籍长沙,本朝开国之初,慕容延招平定荆湘时投其麾下,后来随军到了开封,因不满他的骄横跋扈,流落开封街头,被前任帮主相邀加入丐帮,这一混就是四十年了。”

    刘:“原来是同乡前辈,难怪总有一种亲切之感。”

    徐:“在下听口音觉得大人是同乡,始终不敢冒昧相问,但大人的京腔或长沙话中,好像有点平江尾子。”

    刘:“晚辈正是平江人氏。”

    徐:“可是平江长寿街?”

    徐兴奋起来:“莫不就是那八十岁公公生的娃娃?”

    刘:“正是。”

    徐:“八十公公生一娃,笑煞长沙百万家,若是老夫亲血脉,将来必定坐长沙。好!果然应验,果然应验!”

    刘:“前辈不在长沙也知道这个故事?”

    徐:“长沙人哪有不知的,何况我还经常回去。只是不说穿了对不上号而已。”

    两人开怀大笑。

    一路顺风到了武昌。

    武昌衙门派了两艘大官船护送刘秉晟一行过长江。刘秉晟从北方的黄河到了南方的长江。两条大河相比,差别竟然很大。信风东起,百舸争流,他屹立船头,遏水而进,禁不住心怀大畅,即兴起歌:

    大河两条兮经南北,东风远弗兮纬神州。

    冲浪而起兮当自信莫等空白兮少年头。

    “好诗,好诗!知州大人年轻有为,壮志凌云。社稷之幸,黎民之幸。”武昌知州率武昌知府、知县等官员鼓着掌向刘知州贺拜。

    众官员齐立船头,指点江山,高谈阔论。

    刘秉晟在武昌换了一艘稍大的官船,两天水路,到达岳阳。

    到了岳阳,徐长老告辞说:“到了这里就算是进入了长沙地界,往下的路程一向比较平静,老朽这就暂时告辞,回武汉分舵办些事情,以后到了长沙,再来麻烦大人。”

    刘:“徐长老为何如此见外,一路上有劳护送,晚辈感激不尽。”

    徐:“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刘想了想说:“多谢长辈提醒,晚辈暂时不想惊动地方,请徐长老将此官船带回武昌交割。另请帮晚辈租一艘民船南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3/3060/34596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