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足球梦

第十节 功夫和足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前几年,有一部叫《少林足球》的港片风靡整个东南亚,片中周星驰扮演的“金刚腿”,将少林功夫和足球相融合,创出了功夫足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运用了很多特效,完美表现出了功夫足球的威力,将想象中的那种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特技永远是特技,电影也永远是电影,不管它多么逼真,但终究还是假的。很多人在看完影片之后,也只是大呼过瘾,一笑而过,脑海中除了震撼的场景什么也没留下。

    杨斌也在朋友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除了感慨特效惊人外,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他便陷入到沉思中。在他看来,他没有认为将功夫与足球相结合,只是天方夜谭,只能停留在电影屏幕中,或许可以尝试一下。通过练习功夫,可以对踢球有所帮助,但电影中的那场场景却是不会出现。

    通过比较,他发现功夫和足球有相通之处的,那就是双方都追求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功夫上的一些原理是可以运用到足球运动中。以前,这些想法,他也有过,但只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深思下去。如今《少林足球》这部电影却给了他启示,点燃了他努力的激情,照亮了他探寻的方向,功夫如何和足球相结合,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交汇点,是杨教练一直寻找的目标。如今,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融合的方法。那就是将中国武术中的腿法与足球上脚法相结合。

    当然,他现在所想的,都只是脑海中的构思,到底能不能成功,他也没有把握,但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在想了一个晚上之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告诉了陈强,想听听他的看法。听完杨斌的想法,陈强也感到一阵惊讶,但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好友是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是有依据的。在听完杨斌的结论之后,陈强也认为这种做法有成功的可能,便与杨斌商议在陈飞鹏身上进行实验,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也没什么,顶多是陈飞鹏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吃点苦。

    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称,“南拳”指的就是洪拳,而“北腿”就是潭腿了。传说此腿法起源于河北省临西县龙潭寺,故称为潭腿。相传明朝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济禅师,亲自到河北省临西县龙潭寺巡访,与昆仑大师后辈传人跃空大师相见,两僧将少林的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学练以留做纪念。随后少林寺后人又将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动并添增两路,故称少林潭腿。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拳和北腿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如黄飞鸿就是在吸收了北方脚法的精髓之后,创出了无影脚。可见,南拳和北腿在历史的长河中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对杨斌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身处在南方,可以很方便的寻找到会腿法的武师,不用去北方寻找,省了不少事。通过朋友介绍,杨教练找到了一位在南方武术界小有名气的腿法武师。在说明来意后,这位姓王的武师,答应教陈飞鹏练习腿法。当然,学费也不菲。杨斌自掏腰包为陈飞鹏交了学费。事后,陈强知道此事,坚持要把学费还给杨斌,但他死活不收,耐不住陈强的死缠硬磨,才松口,说等以后陈飞鹏踢出息了再还他。

    自打那之后,每个星期陈飞鹏都要拿出部分时间去学习腿法。每天清晨和晚上,还要独立勤加练习。好在目前,他的带球跑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短时间再求突破已经不可能。目前的带球训练只是正常的训练,每天花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腿法上。要不然,他身体再壮,也真要被累死了。

    每天练习腿法,那是很辛苦的。真实的功夫并不像电影上表现得那么炫,那么厉害,但是练习的过程确一样,很辛苦。在练习过程中,陈飞鹏常常要一腿站立,另一腿踢出,并坚持1分钟。在练好1分钟的基础上,逐渐延长至10分钟。在坚持了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他明显感到自己的两腿之力,比往常增强了很多。

    在腿法的专门训练中,陈飞鹏根据王武师的要求,增加了负重练习,将5公斤重的砖块挂于伸出脚的踝关节上,并坚持站10分钟为止,这样既增强了出招的速度,又强化了出腿的力量。因为大多数的肌肉运动只能强调“收缩肌”之类的发展,况且技击术是武术运动而非单纯的健美运动。另外,此类肌肉的发展无疑能使锻炼者看起来肌肉隆起以及气力比常人大得多,但却不是直接用于攻击方面的“劲力”。因为出招所需用的劲力源自“伸展肌”而非“收缩肌”,只有“伸展肌”愈强劲,出腿劲力才愈大,而且速度才愈快。相反地,如收缩肌愈发达,反而妨碍了出腿的速度及劲力。

    在负重练习中,陈飞鹏还延续了沙袋训练法,在小腿上绑上小沙袋,做各种踢腿练习,这样当自己解下小沙袋时,可使出腿如闪电般的快捷。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13169944.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