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很重要地。关于丹田地位置问题。有种种不同地说法。同善社里一班人。说它在两目之间;其余地。有说在脐下二寸。有说在脐下一寸。学道和练习内家拳地人。往往先努力探求丹田所在。这完全是舍本逐末地工作。其实所谓丹田。不过是一个注意点或者内部地紧张点。同善社地信徒。静坐地时候。注意于两目之间。所以他们地丹田就在两目之间;其他练气者和内家拳家。注意而且紧张腹部。所以他们地丹田就在脐下。至于一寸两寸。则随人之感觉而异。更无研究之必要。总之。只要明白上述地生理上地紧张状态移到腹部地必要。不必求所谓丹田而丹田自见。倘使不明白这个生理上地关系。就是找到丹田也没用。而且还要酿成有害地错误。
古书里“运气丹田”四个字。是极端有害地。气不能通过丹田…腹部。这是谁都明白地了。目下懂得点科学地人。如蒋维乔、冈田藤田辈。把它改作“入力丹田”入力丹田地结果。是腹部变成不需要地庞大。却并不坚实;胸部故意向下运力。反感到不适。
总之。这是完全离开了原来地目地了。虽然也有许多人知道这种现象地不良。但是没觉到这是根本地教授法地错误。他们只知道对学者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却没有觉到根本上“失之毫厘”地。还在“运气丹田”和“入力丹田”地说法。
因为觉到“运气丹田”的易流于错误,于是更创“提肛”之法以救济之。实则腹部紧张,肛自上提。所以这都是枝枝节节的方法。我们只要留心于腹部的必须紧张和胸部的必须宽适,就一切都有了。那“留意”的时候的一点“意”,就是古人误会做“气”的;以后的人更误会做“力”…由胸部故意下压的力”,那更愈错愈远了。
上文已经说过,腹部的紧张,是要腹的各方面同时内压的。然而运气丹田者往往只有下压力。紧张时各方面同时的内压是极自然的,而运气丹田者往往要勉强以力下压。紧张的内压,何以会自然?这是因为由上而下,有自然的地心吸力和反动力;由下而上,有因腿部、臀部的紧张而生的自然压力;同时,腹部周围,因受压而生出自然的反抗力,向内紧压。
因为这个基础状态的重要,我再详细点解说一下。在上文,我们已经见到内部的紧张有四种原因。现在,就说明内家拳家应付这四种原因的巧妙的方法。
第一,对于物理上的反动力,当它达到肺脏的时候,肺脏呼气缩小体积以避之,使这种反动力越过肺脏而达于腹。
第二,对于无意识的胸部的连带紧张,代以有意识的腹部的紧张。或者可以说:以有意识的腹部的紧张,夺去无意识的胸部的紧张。内脏的体积,始终不过这一些;所以,充实了腹部,当然不致再充实到胸部。
第三,对于肺部的作势,顺其自然而扩大之。在向外用力以前,肺脏吸足空气。躯干因充实而感到安定,精神因胸腔饱满而感到雄伟,胆力因之增大。在向外用力的时候,同时呼气作向外的势,使力易于外出。当此作势的时候,肺脏起急剧的收缩。那急剧的收缩,一面压肺内空气,向气管奔放,一面更使肺体轻下压…完全是自然的下压。此事的形势,正和放炮时相仿佛:气管如同炮口,肺体如同炮身;炮口放射子弹,炮身要向后退,气管放出空气,肺体要向下移。所以说是完全自然的。这种肺脏自然的下压,除能使腹部紧张和轻移反动力向下外,更能造成一种很有效的向下的势,使身躯稳定,不致倾跌。
第四,对于因肋骨筋肉的紧张而起的胸廓的缩小,一面用意识减轻紧张的程度,因为那紧张有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面呼气缩小肺体以避压迫。这是必须极端注意的,下移腹部,只需要本段所说外来的自然的反动力和肺脏作势呼气时自然的反动力,而不可有丝毫勉强的用力或者所谓“入力”
这种基础状态的重要,有许多简单的实验方法。在独脚停立的时候,倘使是胸实腹虚,就要摇摇欲跌地感到不稳定;一变换到腹实胸宽的状态,马上就觉到稳定。倘使把一个人的两眼封闭,移他到一张凳子上面立着,他当然会很安定地立着。然后请一位他平时所极信任的人告诉他,他此时立在百尺高台上的一角,他就非倾跌不可。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他没有感到危殆的境况的时候,不至有极度胸实腹虚的状态,所以还能安稳站立。一感到境况的危殆,就立刻提心吊胆起来,成为极度的胸实腹虚的现象;上重下轻,自然就要倾跌了。
道家还有“水升火降”“阴阳易位”的说法,顺便在此处解释一下。
所谓“火”,就是中国医家的所谓“实火”一般人胸部实而腹部虚,所以,照他们的说法,是火在上而水在下。学道之后变换到腹实胸宽,就叫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自然更明显了。一般人胸实腹虚,是阴在下而阳在上;道家腹实胸宽,是阳在下而阴在上;所以叫做“阴阳易位”道家又说:火属阳,水属阴。所以“阴阳易位”和“水升火降”是相通的。
道家练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