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商宦

第646章 阴云密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下午,省委组织部长宋子达在几个副部长的陪同下处室的工作汇报。忽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他拿起话筒,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小宋吗?”

        宋子达连忙回答:

        “是,我是宋子达,刘老呀,我正……”

        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你现在有空吗,我马上到组织部来看你,顺便聊聊。”

        “哦!不,不,”宋子达着急起来了,一连说出几个“不”,才镇静下来:“我来看你,刘老,我早就想来了,这几天……”

        又是不等他说完就被打断。

        “还是我来吧,有事情要说哩,公事,公事公办嘛,哈哈!”

        宋子达又着急了,又依旧一连说出几个“不”,才明确地回答道:

        “刘老。我今天晚上就来看你。我一到省城就想来看望你老人家并向你老人家讨教地。确实太忙。晚上来又怕耽误你休息!”

        话筒里传来爽朗地笑声。宋子达十分熟悉地笑声:

        “那好吧。你今晚上到我家来。我等你。不要怕影响休息。我十点半上床。也用不着多少时间地。我知道你很忙!”

        “好。就这么定吧。刘老!”

        宋子达放下电话不由得舒了一口气。他现市委组织部长黄河和前来汇报地干部二处正副处长都不约而同地抿嘴微笑。几个人一副相同地表情:神秘莫测。显然。他们都听出了刚才来电话地是谁。各自内心里都也作出了相同地反应。宋子达看在眼里也不询问。只说了一句:

        “继续谈吧!”他深知刘老地个性。听完汇报后再去。刘老提到什么事自己心中也有个数。可以回答哪。

        宋子达和刘老有一段历史渊源,虽然时间很短还不到一年,但按照中国人地传统,同船过渡都是“前世修”,何况那是怎样的一年呀,可谓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啊!虽然过去好些年了,他宋子达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往事历历在目,像是昨天一样。

        那时他刚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委机关工作不到两三个月。也像这次到组织部一样,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要他去担任省委副书记刘章德的秘书。

        在大学三年级加入中国的宋子达,第一次接触到这么高级地领导。他虽然已是省委机关的干部,但在他眼里,书记、副书记们处于高山的顶峰,高不可攀。他第一次伸手去按刘书记家的门铃时,心头不由得有些慌,甚至有些后悔为什么蓦然表态接受这个令人羡慕却又十分自由的任务呢?

        当时刚从“四清”的深渊里爬出来的刘章德,或用“四清”的术语来说,便是经过长时间的“洗手洗澡”后刚才“下了楼”地刘章德他算是省委四位书记中无独有偶的“幸存”之在会客室里接见了他。年近六十但身体健壮,身材魁梧的刘章德用深沉的目光打量着他问道:

        “你就是宋子达?”

        “是!”

        宋子达在刘章德那很有点威力的目光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刘章德打量了他两眼突然提一个使他意想不到的问题:

        “你参加过‘四清’没有?”

        那神情宋子达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不寒而栗而且觉得可笑。刘章德严肃认真地态度简直有点像五十年代初期对一个青年提问:“你参加过剥削没有?”一样。他弄不清楚省委副书记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但他如实作了回答:

        “没有。我们学校有个规定,二年级或三年级到工农第一线实践半年。我曾经参加过‘整风整社’,抽调‘四清工作队’时我们班全免了。学校的‘四清’搞得晚,刚开始我们就毕业了。”

        “哦!”

        刘章德舒了一口气,对这个新来的秘书算是放了心,接下来便是告诉他一些应注意的事项,然后挥挥手,让他下午做些必要的准备,明天一早来上班。

        回办公室的路上,宋子达想到刘书记刚才对“四清”地微妙情绪,便联想到一件事,当时他是作为有趣的故事来听的,谁知现在却成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成了前车之鉴。

        他分配到省委机关时,这个全省脑单位的“四清”刚刚结束,作为副书记地刘章德也刚从靠边站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452124.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