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路疾行,很快到了莲‘花’村地界,西远没让往村里去,直接去了家里的‘玉’米田,果然,家里大人都在田里。
不管心里怎样不好受,该干的活计还得干,老爷子领着儿子媳‘妇’正在收拾被*害的‘玉’米。把‘玉’米穗连皮一起掰下来,用框装好,一会儿好拉回家,至于拉回去,干啥用,还没想出来,可是,尽管没上成,这也是粮食,不能丢到地里糟践。
田里除了自己家的人,还有王三‘奶’‘奶’和王大娘,以及程义媳‘妇’几个,还有大燕。男人们趁现在农闲正在夯土墙,眼看要完事了,走不开,所以关系比较好的几家,都由媳‘妇’来帮忙。
三亩田,他们干活又快,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燕儿啊,你要不先回去吧,一会儿孩子该找你了。”西远娘对大燕说,大燕今年‘春’天生了个闺‘女’,本来以为李大夫会不高兴,没想到,李大夫是只要见到孙辈的就行,无论孙子孙‘女’,照样稀罕,如今孩子半生日了,正是离不开娘的时候。
“婶子,没事儿,我让她小姑给哄着,饿了先给熬点米糊糊垫补一下。”大燕嘴里说着,手里没停,麻利的往下掰‘玉’米,剩下的‘玉’米秆聚到一起,捆成捆。
“婶子,我咋看着像你家的马车啊?”大燕抬头说话的功夫,打眼看见了跑过来的马车。
“不能吧,马车今天早晨才走的。”西远娘虽然不信,还是抬头,顺着大燕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越看越觉得像自己家的。
“婶子,就是你家的马车,那不是小远在车上坐着嘛。”大燕眼睛尖,看出车上的人了,推了一下西远娘。
西远娘心里想着去迎迎大儿子,可是‘腿’动不了地方,从知道庄稼被祸害了,他和西明文怕老爷子气个好歹的,没敢表现的太上火,其实,心里非常不好受,一直硬憋着呢。
“爷,爹,娘。”西远跳下了马车,来到地里。栓子和老赵二话不说,把马车拴在地头,下田跟着一起忙活。
“远啊,你咋回来了?”西明文问儿子。旁边老爷子心疼庄稼,倔脾气上来了,看见大孙子,感觉更憋得慌,没吱声。
“本来想让栓子哥陪我回家拿本书,赵叔看瞒不过去,就跟我说了实话。”西远边解释,边看地里的庄稼,可能一晚上毁三亩多地,也是个力气活,所以,只是把‘玉’米秆上半部分用刀给削掉了,下半部分还直‘挺’‘挺’的立着。
“远啊,”西远娘本来想跟儿子说没事,可是,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掉。上午她和老二媳‘妇’,可村里边骂了一通,不过也只能暂时出出气,于事无补,现在见儿子回来,撑不住哭了。
“娘,你哭啥,没事儿,我看看咱们这些东西咋办,不能都扔了。”西远搂着他娘肩膀安慰。
“娘没事儿,就是心里觉得憋屈,你快去看看你爷,你爷比谁都心疼。”西远娘发泄了一下,不忘让大儿子劝劝老爷子。
“爷,还生气呢?”西远笑嘻嘻的跑到爷爷跟前,以前他一回家,爷爷都会嘘寒问暖,今天这么半天没吭声,看来真是气着了。
“没,爷就是觉得这些‘玉’米可惜了的。”老爷子一边忙活,一边回了大孙子一句,心里难受,嘴里还不承认。
“爷,您别上火,您算算,三亩‘玉’米能卖多少钱,您大孙子给您挣回来。”西远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让人觉得这件事他真能解决似的,好吧,尽管心里没数,可是为了家里人不着急上火,再‘弄’出点别的事情来,他只能如此装模作样了。
“净瞎说,‘玉’米都没上成,卖给谁?谁能要?”爷爷白了西远一眼,还真当他好糊‘弄’。
“哎,爷,您可别不信,我要是给挣回来,您是不是把钱都给我啊?”西远跟爷爷开玩笑。
“行,都给你。没影儿的钱,你要多少都给你。”老爷子知道大孙子是为了哄他开心,不过,跟他胡搅蛮缠了两句,心里真是顺坦了不少。
“爷,你瞅着,看我咋把这些变成钱的。”西远嘴里说着,心里合计着,手里拿起被祸害的‘玉’米看,他家庄稼伺候的‘精’心,粪‘肥’足,长得比别家好,虽然‘玉’米没上成,但是煮熟了吃嫩‘玉’米还可以,一看这样,西远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赵叔,栓子哥,你俩过来,挑能吃的‘玉’米装车。”西远招呼他俩,大家都跟着帮忙,车装好了,西远让老赵和栓子趁天还早,赶回彦绥城。
一车‘玉’米拉到铺子里,让张财拿大锅煮了,卖甜‘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