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逆流战神

092 祸乱根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定国见钱文直脸色青红不定,眼神时而迷茫时而清澈,忙不失时机地问道:“先生,请教凤阳有皇庄、官田、寺产多少?”

        钱文直略一沉吟,带着疑惑的神情说:“十之七八。”

        “那勋贵免税赋、徭役之地有多少?”

        “十之一二。”

        李定国嘿然一笑,又问:“颖州比凤阳如何?”

        钱文直有些明白了,忙拱手道:“相差不大,将军,国家赋税徭役出于土地之两成,就算张阁部制定了什一税法,这举国之税却要耕地之两成来承担。两成的税收、两成!无怪乎朝廷连年派饷也不敷所用,而连年派饷又尽数落到举国两成之有地之民头上,农民之苦由来于此啊!”

        “军屯。”李定国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凝重,把他本就不象十四、五岁少年的外貌变得更加老成。

        “军屯,军户之田地亦为皇庄官田所吞并,存之无多矣!”钱文直慨然道,看到李定国的表情又醒悟了一点,长身作揖道:“将军一语,直捣利害关键之处,大明,亡矣。小人不才,仅有乡举之功名,愿追随将军左右,解民之倒悬,救族之将灭!”

        两人在问答间已然剖析清楚三个问题。

        一是乱民。全国耕地80%-90%控制在皇庄、官田、军屯手里,这些田地的产出是不用交税的。而明朝的税法是以一地方之田亩数量摊派,有这么多不用交税的地,那么一地方之税全部落到了10%—20%的农民占有地上。这种现象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成为佃户、长工或者流民,也造成了有地农民负担过重,逐渐破产的景况。有地的地主,则把税收分摊到佃户、长工的头上,或者与官府勾结把原本是自己应该承担的税收转嫁到其他农民身上。这样的结果是农民失去耕地或者是有地却不堪重负不敢种,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最终沦落为流民。因此,即使没有连年的灾荒,大明王朝统治下的农民也会四下逃亡,最终聚集起义。

        二是国家财政日益困难。采用按地亩摊派抽税的方式最终也抽不上税来,因为赋税土地数量与财政收入有直接的关联。一个国家的开支用度全部由10%的土地来承担,自然是大大的不够!自然要加派各种税调、军饷了。而这样,又迫使有地农民和小地主破产,拥有土地的大官僚地主、皇庄等,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有钱人,可是,他们不用交税,或者是可以用权力来避免交税转嫁负担于民。各级官府被朝廷、户部逼急了,只能把鞭子抽到那可怜的有地农民和小地主身上,于是乎,小地主变农民、农民变佃户、佃户碰上灾年就揭竿而起变成起义军了。而朝廷依然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从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是军力。国家财政没有收入,军屯之田又被侵占、兼并。军户生活无着自然逃亡或者躲避出征、躲避训练。而国家给军队的装备质量、数量也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而逐年下降。兵缺乏训练军心不稳装备不齐,难怪会连战连败,只能用募兵来应付。封建王朝的募兵是什么性质?募兵是军阀形成的开端,特别是在朝廷中央政府缺乏钱粮军械支撑的时候,军阀就逐渐以军需为名把控驻地经济命脉。军阀之兵能够在国战中卖全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利益机制决定了这些军阀要保存实力,要维持地盘、维持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在国家中的地位,兵,就是军阀的命根子。

        一个耕地问题,就是祸乱的根源。可惜,嘴里叫着要中兴的崇祯皇帝却明明知道问题之所在,也不愿意或者是没胆子在耕地问题上下手改革弊端,从根本上中兴大明王朝。

        所谓天道轮回、王朝更迭,中心问题就是在土地上。这是一个封建农业大国的统治核心,也是历代农民起义只用提“均田”两个字就能召集千万人群起响应的原因!

        出身小地主家庭的读书人钱文直明白了这些道理,对点拨他的青年起义军军官自然是敬佩有加,甘效犬马之劳了!在他看来,事情突然简单起来。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明必亡!而农民军只要解决了政权的问题,就可以合全国之力去抵御女真,彻底消弭边患。改朝换代之日就要到来,自己何苦去做范增而不学张良呢?农民军解决政权问题,还不得用自己这样的读书人吗?

        两人顿时亲密起来,把着手在布庄门口低声密谈,笑容殷殷。那边,秦燕柔选好几样花色料子,轻声唤了句:“宁宇。”

        李定国抱歉地微笑道:“先生,今日定国陪姨娘出来采购,实在是不巧,这样,您得空去西营找我,只用报您名号即可。定国当与先生把酒详谈,可好?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1031016.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