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县衙门办事从未有如此般麻利过。
第二天中午时分,苏州各城门和各衙门口,张贴出盖着府县大印的告示。苏州是江南的商业中心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这一广贴告示,苏州城就更是热闹非凡。
“天朝大国,泱泱华夏,老祖宗留下的经书还没看完,学什么红夷的狗屁东西?”
“呵呵,天启年间,朝廷就开始给官军装备红夷大炮了,这位仁兄难道不知?还是这位仁兄能够替朝廷铸炮打女真东夷?”
“听说这次是两位礼部尚书大人联手推广西学,指不定什么时候考秀才也要考西学呢!”
“朝廷不是禁止红夷入境吗?怎么学这玩意儿来了?”
“红夷身上肮脏的很,而且奸狡巨滑,所以朝廷才不要红夷入境。”
各种议论纷纷传来,守旧的、革新的、顽固的、开明的、拒绝的、接受的、看热闹的……五花八门,难以一一尽数,反正苏州城里是闹腾欢实了。
不过,苏州城里热闹是热闹,对此布告的正面回应却是少之又少。榜示半天下来,无人按照榜示到府、县衙门报名,倒是松涛画馆里显得略微好一些,陈子龙、方以智、冒襄带头报名后,他们的朋友也呼啦啦地来了一群,初步具备了一些开办学馆的气象。
什么人对西学有兴趣?
农家之子?肚腹尚且不能饱食,哪里来钱读书呢?即便要读书,也只能首选儒家经学,希冀谋求一个出身踏上宦途,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官宦子弟?如陈子龙、方以智、冒襄这样的人仅仅是少数,即便是在文风昌盛的江南之地,纨袴之徒也远远多过好学之人。同样的问题一样存在,出身官宦之家的这些人要读书,一般是走父辈的老路,首选依然是儒家经学。
高不成低不就,那么处于中间阶层的那部分人是谁?刚刚通过工商业发家之人,他们按照传统的思维习惯,看着整个社会歧视工商的现实,也要去攻读经学、谋取功名,给低贱的商人头上扣一顶乌纱,跻身本地的名流之列。
由此,报名的只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方以智这样的“学痴”,思维从来不拘囿在老祖宗思维范畴中的另类。
第二种是冒险者、投机者。他们多半是没有功名的富商人家子弟,他们猜测着,这次推广西学会不会带来科举制度的改变?于是决定赌上一把,试试看。
第三种是徘徊在学堂大门外的穷家子弟。他们占据了绝大多数,却没有钱入学,只能勉强地看看这个西学学堂的情况。多少学一点东西也好啊,这就是穷人的心态。
入夜,凌励厢房客厅里的讨论非常激烈。乖巧的莲香虽然一脸惊讶,却也犹如蝴蝶一般穿来穿去,端茶送水。
只见陈子龙脸红脖子粗地站起来,向方以智道:“密之,你是有无功名皆可,可是天下学子谁不求功名进身?读圣贤书、求官宦路,人人思之,故而每次乡试、会试都是车水马龙,万人齐过独木桥呢!此乃利益攸关,不得不为。要改变世人的看法,就要去修改朝廷的制度,可行否?”
陈子龙气呼呼地坐下来,旁边的凌励却是无比头大。
他来到苏州后,以为有江南的年轻俊杰们带头,这西学学堂一定是人满为患,推广西学根本就不考虑生源,而应考虑师资。因此在此前的规划中,他抛弃了由画推学的想法,转而培养方以智和冒襄。现在经过这么一番辩论,利益的问题出来了,学子们的出路问题不解决,西学就无法推广开来。
想想也是啊!如果西学容易推广,两位尚书老大人一纸公文,下到各地就水到渠成,还用特别提拔一个年轻的五经博士?!就因为朝堂上还有阻力,两位老大人才会想出这个权宜之计来。这也说明,希望通过朝堂之争还改变法度,推广西学,那决不现实。
方以智本来是由己及人,以为西学学堂很容易就能开设起来。如今在陈子龙的质问下也蔫了神,一脸的沮丧和失落,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掩饰。
“免费招收寒家子弟,恐怕只能解决一时之问题,朝廷或者老大人不能年年贴银子。今年免费,明年呢?后年呢?西学,想来不是一年就能推广开来的吧?”冒襄也提出了问题,把最后一条作为权宜之计的通路都封了个贼死。
凌励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虚汗从额头上密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