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四十两左右的银子,到回国的时候就连表现最差的士兵都积攒了百十两银子。有的士兵已经开始盘算着是不是回去后立刻复员,找个小本生意好好享受下半生,但大多数士兵却是食骨知髓,相互串连起来去师长处申请,希望以后能多几次练兵的机会。
李俊的军队回师之后,确实有人要求复员,不过却有更多的人要求参军。随着琉球上下机械化的全力推广,许多道德体系在不自觉中受到了冲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嫌贫爱富的风气。可能是由于社会旧有道德体系的约束,也可能是由于教育处的刻意宣传,也可能是政府强力主导的结果,虽然嫌贫爱富之风越刮越烈,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合法致富的论调,这样一来致富的手段就少了许多。如今那些当兵的从麻逸回来,人人都发了大财,这让那些苦苦寻找发财致富机会的人仿佛在黑夜中发现了一盏明灯,全都心动不已,加上在琉球士兵丝毫不受歧视,一时之间,愿意当兵的人趋之若骛。
这六个月来,琉球的移民重又增加了六七万人,蒋穿林本来就打算扩军,此时更是顺水推舟。但扩军也不是可以随便扩的,军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劳动力问题,军队过多,必定会引起生产劳动力短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经过谨慎的思考,蒋穿林决定将扩军数量定为一个团,兵种为大刀兵,营团长由李俊的第一师第一团中抽调组成,连长排长由新兵中选拔产生。待麻逸练兵的第四团回来,比较二团和四团的成绩,成绩优良者和新兵团以及同去的独立营(刘正风留下的人马缩编而成,兵种为大刀兵)组成第二师。
相比于陆军,海军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的麻逸练兵显然有些浅尝辄止,演习期间仍有一半的时间是呆在船上,就算上了战场也只是配合陆军第一师第四团和独立营行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军和陆军的作战方式迥异,根本不适合陆地结阵作战,更无法在陆地上进行演习,蒋穿林让他们过来练兵,不过是为了让士兵沾沾血,不至于日后上了战场见到血就傻眼罢了。
这年的年底,蒙古人的攻势更加的猛烈,但有心人却看得出来,这不过是黎明前的暴风雨罢了。这个时候的南宋战斗力极其坚韧,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或许不是一个建设的好手,但他的霸道对此时的糜烂政事非常有效,加上余玠、孟珙、杜杲三位名将的防守,蒙古人根本无法彻底占领任何一块土地。蒙古皇后尼玛察氏同所有蒙古蛮子一样,眼中只有财物,她之所以仍在持续这种毫无意义的战争,不过是因为这是前任大汗窝阔台留下来的意思罢了,很快的,等到众议稍歇,她的权力更加稳固之后,很快就会停止这种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想来大宋朝廷之中已经有许多人注意到了这点,理学派的人试探着弹劾了建宁知府吴潜,结果吴潜竟然被贬职,更加让人坚信战事不会持续太久,否则皇帝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最有指挥才能的右丞相史嵩之。
开春过后,蒋穿林决定组建炮兵营,因为第一批实用的大炮已经被生产了出来。大炮最终被设计成底部钻孔做引火槽,从顶部倒入火药之后,在引火槽内放入药引,等炮弹塞进去之后再点火发射,因为原来的设计最终被证明是不实用的。实用的炮弹,太大了当然不好,太小了虽然容易放进去,一来漏气太严重,炮弹发射不远,二来炮弹会在炮管中做不规则运动,非常容易损坏炮管,所以炮弹应该刚刚好才行。炮弹虽然最终被确定为铜造,但塞进去还要费一番力气,而且谁也无法确定要花费多少时间,如果药引的时间被设定为太长,显然是浪费时间,如果太短,一来可能来不及把炮弹塞进深处,以至于炮弹射程估计错误,二来甚至可能炸到炮手。使用引火槽的方法,表面上是变复杂了,但事实上却提高了效率,也使火炮变得安全多了。
另外,炮身也是由黄铜所造,其实南宋此时已经发明出了铸铁技术,而且还比较先进,完全足够制造火炮的,只是技术还不怎么成熟,而且火炮设计起来用黄铜更加快捷,所以现有的二十门练习炮全都是由黄铜制造。黄一炮最后接受了蒋穿林的建议,将炮架改为两个轮子,方便陆地运输,为此研究所又加入了几个车轮方面的专家。目前研究所正在研究后装的可能性,因为炮弹从后面塞进去明显要比从前面塞进去容易的多,众人倒没有想到闭气性的问题,至于蒋穿林想象中的膛线,至少也得等到钢炮能够量产后才能考虑。
除了火炮之外,研究所还研制出了几样周边产品,其中最实用的就是蒋穿林提出来的手榴弹,生铁制造,平均能炸出来二十多个弹片,加上里面的钢珠,更是能够伤人无数,如果扔到步兵阵里面,少说也能炸死炸伤六七个。不过这种手榴弹拥有着和火炮同样的缺点,必须用明火点燃才行,很显然,除非打阵地战,否则敌人很难让你从容的使用他。硝化纤维、硝化甘油、TNT,这些东西都容易造,而且蒋穿林也知道如何造出他们所需要的原料,因为化学书上提到过,但子弹的底火他却造不出来,他连那是什么东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