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火枪大约只要四十两,性能和大总管以前看过那枝一样,最大射程一百丈,有效射程三十丈,一株香可射五六发,寿命大约有四百发左右,二百发之内绝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能够容忍少量的事故,可以使用到三百发。”
蒋穿林低头沉思了片刻,一时之间也计算不出这个性能到底怎么样。“有没有样品?”
“有,不过没有带来,”范文虎笑了笑,“总管衙门的护卫管的好严,不允许任何人带铁器进来,大总管可以约个时间一起去试验一下再做决定不迟。”
“没问题!”蒋穿林点了点头,“你住哪里?明天我派人过去接你,多带几枝样品,可能要做很多测试。”
“没问题,这几天学生放假,就住在总管衙门附近的悦来客栈。”
*
研究所的人昨天就接到了蒋穿林的通知,所以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拿到枪支后立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方各面的测试,一会的功夫就让一旁的范文虎看的目瞪口呆。范文虎在炮兵团呆了有两三年的时间,虽然也知道火器生产出来后要进行试验,却怎么也没想到试验起来这么复杂,有这么多的方面需要检验。
蒋穿林看他样子便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范文虎解释道:“试枪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试验安全性。如果枪支的设计有问题或者制作不合格,第一发子弹就会炸膛,未免炸伤工作人员,试验的时候要将它绑在树上或者其他地方,试验人站在远处用绳子拉动扳机击发,这回来回试验数次都没有问题,才算初步合格,才可以让人亲自操作。”
范文虎点了点头,苦笑道:“这个学生现在也知道了,不过却是缴了许多学费才换来的教训。”
蒋穿林微微一笑,继续讲道:“火枪的最大射程、有效射程、射击精准度,理论上都要经过数百上千次的反复测试才能定论,绝对不能拿一两把枪或者数十发的成绩作为定论。还有射击速度,绝对不能以最熟练的枪手的成绩作为标准,而应该以普通士兵能够达到的成绩作标准,因为火枪手在战场上的应用和弓箭手一样,都是大规模使用,而不可能单独让几个火枪手上战场。至于枪管寿命,更是每生产十把就要打废一把进行试验,如果这把不合格,剩下的九把全都要回炉重做。”
“整个来说测试火枪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虽然目前只有六个样品,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测试,但这些性能都要一一稍微测试一下才行,可能一个上午都没有结果,你若觉得烦闷可以让人带你到会客室喝茶。”
范文虎摇头道:“不用了,学生想在这里学习一下。”
蒋穿林嘉许地点了点头:“没问题,不过千万要记住,这里是军事禁区,绝对不能胡乱走动,否则你死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范文虎点了点头:“学生记住了。”
试验整整持续了一天,这才得出薄薄一张纸的试验数据。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都有了结果,和范文虎说的差不多,射击速度则略微少了一些,一株香只有三四发的成绩,虽然范文虎亲自表演了出了六发的成绩,但众人都怀疑普通士兵能不能训练到这个程度。枪管寿命则由于枪枝有限的缘故没能得出一个可靠的数据,但已有的六枝枪都打出来三百来发的成绩。其他发现也都还可以,虽然和范文虎所说略有差别,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真实的。
如果枪支的成本真的能够控制在四十两左右,还是很有价值的,不过按照陆军处的说法,要想拿上战场还早了一些。这种火枪同这个时代的弓弩比起来,无论射程射速都稍微逊色了一些,成本方面更是没有办法相比,一把制造精良的弓箭也才一两多银子,弩箭也不过二三两银子的模样。
综合考虑起来,火枪的优势只有两个——训练简单和携带方便。一个熟练的火枪手只需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即可,而一个弓箭手则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训练成同样的水平,但遗憾的是弩箭手也同样拥有这个优势,而琉球的军队恰恰全部装备的都是弩箭而非弓箭。这样子算下来,火枪的优势就剩下了一个补给方便:一个弩箭手最多能带三十枝箭,但火枪手则可以轻易地携带上百发子弹以及相应的火药。但火枪手比弩箭手更加惧怕阴雨天气,这种情况在可想象的时间内很难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鉴于这些原因,蒋穿林明白地告诉范文虎火枪不可能马上投入生产,起码要经过数年的研究,在射程射速方面能够提高到弩箭的水平之后才可能少量进入军队进行试验。虽然如此这般,但他仍旧愿意用五万两购买下来他的所有技术,不过却是现银而非股票,因为工厂还没有开起来,并且在数年内无法开设起来。
范文虎也在军队呆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