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篡唐

第十六章 崔道林(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庆眼神一凝,暗道一声:还是来了!

        他二话不说,转身就往中堂走。

        一边走一边问道:“长安,来了什么人?”

        “不清楚,只是听下人们说,爷爷唤那人做崔总管。”

        “崔总管?”

        郑言庆不禁疑惑。

        从这个姓氏来看,来人似乎是郑仁基老婆,崔夫人那边的人。当初崔夫人嫁到郑家的时候,带来了不少人。不过由于安远堂是郑大士做主,当时由郑世安把持,所以崔家的人并没有得到优渥。后来崔夫人随郑仁基去了长安,崔家的人也就跟着过去……

        言庆对崔家的人,印象并不深,因为当时他们也没在安远堂待多长时间。

        乍闻郑仁基派崔姓人前来,郑言庆就有点明白了。

        看样子,崔夫人这些人在长安,已经控制了家中的事务。如今又生了孩子,自然地位更高。连带着,崔家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此次前来,恐怕是别有用心。

        “徐大哥,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别说话,听到没有?”

        徐世勣一听就不乐意了,“为什么?”

        “徐大哥,你且听我说,这是郑家族中的事情。你虽然也是大户出身,但不了解郑家的纠葛。你父亲让来洛阳,肯定费了不少心思,为的是让你能有个好前程。如果你参与进来,只怕会白费了你父亲的心血。所以一切,还是以沉默为好。

        我和爷爷的事情,自有办法解决,你无需太操心。

        总之,你莫要开口,弄不好还会受到牵连,甚至弄巧成拙,当效金人,三缄其口。”

        徐世勣虽然不太情愿,但对郑言庆,却是言听计从。

        言庆说的没错,他能来洛阳,的确是费了徐盖不少的心思。若是如言庆所说,弄巧成拙,反而不美。徐世勣对郑言庆很有信心,一个能独创咏鹅体,写出咏鹅诗的人,又岂是易与之辈。既然他这么说了,肯定是胸有成竹,他一旁静观为好。

        “我知道了!”

        徐世勣点头应承,心里对言庆,有多了几分感激。

        别看言庆年纪比他小,但却处处为他考虑。桃园三结义的刘备,怕也不过如此吧。

        不知不觉,徐世勣已经把郑言庆,摆放在了主导的地位。

        中堂里,郑世安一脸怒气,和一个白衣黑须的中年男子争吵着。

        这中年男子名叫崔道林,是郑州崔氏子弟。和郑世安的情况差不多,崔道林家中也是三代为崔氏做事。不过他又和郑世安不一样,他原本就是崔姓族人,是崔氏的远支。当初崔夫人出嫁,崔家怕崔夫人身边没得力的人,就派了崔道林过来。

        原以为能手握安远堂大权,却不想有郑世安在,满腹盘算就化为一江春水。

        不过崔道林也知隐忍,随着崔夫人一同离开了安远堂。

        几年下来,他已经成为郑仁基的心腹。

        此次前来洛阳,他正是奉了郑仁基的命令打前站。

        按照郑仁基的说法,洛阳大小事宜,尽归崔道林处置,所有人员,都要听从他的安排。

        所以崔道林一到洛阳,就罢了郑世安的职务。

        没办法,县官不如现管,这里不是安远堂,当家作主的是郑仁基,郑世安也无可奈何。

        “崔管家,天津桥街市,至今已有三百年,是安远堂在洛阳的脸面。

        不管这世道如何,天津桥街市的老少爷们儿对咱郑家是忠心耿耿。当年郑伟公其实,天津桥尽起青壮八百人,随郑伟公南征北战。你怎能一来,就要罢了他们的生路?”

        天津桥,是洛水北岸的一条街市,也是郑家的产业,至今已有三百年。

        这一条街上的人,全都是靠着郑家为生。贩卖铁器,打造农具,属安远堂名下。

        崔道林一来,就要罢了天津桥的街市生意,将当地百姓,全都驱赶走。

        郑世安怎能同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59943.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