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老旧功能机上面刷BeeOS,但在诺基亚发布最后一部N系塞班机N8之后,有蛋疼的塞班用户突然发现N8加BeeOS1居然异常“美味可口”,导致这个原本已经有些沉寂的旧系统突然在国外火了起来。蜜蜂也行动起来专‘门’推出了B4N(诺基亚塞班手机专用BeeOS),居然导致N8销量有了不小的增长,不知道把塞班系统看做燃烧火海的新任CEO埃洛普不知道该欣慰塞班果然不行了还不如第三方系统好用,还是该蛋疼N8这个前任留下的孩子居然‘混’的这么好,这不是给他添堵么?
这位2008年加入微软,负责主导Office2010项目的加拿大人,在入主诺基亚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砍掉了诺记两年前才收购回来的塞班业务此前诺基亚虽然是塞班公司大股东,但其他诸如三星、爱立信、索爱等手机厂商也有持股参与,然后心急火燎地宣布诺基亚投入微软WindowsPhone阵营。
他在
放弃塞班后既没有投入欣欣向荣的安卓阵营,也没有继续加强与Intel合作的Meego(同样源自Linux的开源系统),反而率领着头名地位摇摇‘欲’坠的手机巨头一头扎进了当时实力最弱的微软阵营,这种“匪夷所思”的行径使得埃洛普获得了“木马”的外号,反对者认为当初微软放任诺基亚挖走他为的就是让他把诺基亚‘弄’进WP阵营,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无论这位CEO先生是不是“木马”,诺基亚董事会是不是病急‘乱’投医结果误信老军医,对于蜜蜂来说,BeeOS以外的走红却是值得庆贺的喜事。虽然因为完全免费的关系,蜜蜂从前到后并没有从后者上面获得多少经济收益,但无形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收益却是明显增加了的。
也正是看到了品牌形象方面的好处,反复权衡之后蜜蜂手机才选择在海外市场上推出同样免费的BMA系统,后来更是应国内安卓用户的殷切期盼推出了移除谷歌服务,并且搭载更加安全强大蜜蜂软件商店的国内中文版。
此举无可避免会加强其他手机的使用效果,进而影响到蜜蜂手机销售,但在蜂心CPU项目陷入瓶颈,进而导致蜜蜂手机销量增速放缓之后,蜜蜂手机管理层在名利双失的最差结果前面,只得不情不愿地选择了求名,在2011年年初发布了中文BMA系统。
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正在到来的手机网游时代将用“太多人上赶着送钱的烦恼”取代他们当初出力不讨好的烦恼。
限于制程工艺,蜜蜂计算机在2011年初拿出的新CPU在晶体管数量指标上依旧缩水,新一代的210系列芯片虽然依旧保持双核结构,但内在架构已经彻底重构了,实际效果达到比肩iPhone4所使用的A4CPU的程度,并且在其引以为豪的省电能力上还尤有胜之。虽然晶体管比后者少了至少30%,但依靠马竞主导下完全重构的电路结构,210完全有能力带给蜜蜂手机一颗强劲的心脏。
不过在这之前,蜜蜂手机的粉丝“蜂蜜”们得先忍受长达半年的跳票!
现代处理器内部那几亿十几亿晶体管构成的复杂立体电路,自然不可能是由设计师凭借人力完成的。实际上它们都是CPU设计软件按照设计师设计好的CPU架构,分别填充预置电路模块而自动生成的。软件只能保证它们是可用的,毕竟是继承自以往的成熟电路,却不能保证它们是最优的。因为过于复杂的电路使得细节修改变得困难重重,投入巨大可能收获的‘性’能提升却是寥寥,还不如保持不变至少不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悲剧。
马竞也是‘逼’不得已,只能把优化CPU结构的尺度,从优化架构‘精’简模块,深入到‘精’简微电路优化结构的层面,还好他有脑‘波’3D打印CPU作为助力,可以逐一试验更好的CPU微电路。而最终的成果就是评论好坏参半的蜂心210系列。
210系列CPU摒弃了省事的传统CPU设计方法,重构的微电路固然大幅度提升指令执行效率,并因此节约下了数目可观的晶体管,但也带来了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尴尬。
迫不得已,蜜蜂手机只得宣布2011年的第四代蜜蜂手机暂时跳票,同时用使用蜂心211处理器的蜜蜂手环‘精’简版的百万销量来安慰自己和粉丝,等待总是值得的,请务必坚持下去。
210系列CPU针对不同使用环境有不同型号的版本,蜜蜂量产版可穿戴设备使用功耗最低的211芯片,蜜蜂手机使用212,电池容量更大的平板使用‘性’能更好的213,还有功耗更大适合笔电一体机台式机等配备外接电源设备的214,以及服务器版本215,总共五种型号。
不过除了逐步应用与蜜蜂自家机房的215处理器以外,其他几种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搭载它们的设备却还在研发当中,而蜜蜂手环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