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领域推广开来。
即便蜜蜂说要逐步替换,也只能先从销量较少、体积较小、毛利润较高的产品开始,比如面前这只光追增强版蜜蜂9手机。
虽然如此,夏良还是忍不住给蜜蜂点了个赞,不管此举是否处于营销、作秀目的,又企业愿意为环保出力,终究是一桩好事情。
照例拍照记录,他伸手拿掉泡沫包装,抽出装有手机还有配件的泡沫内盒。
蜜蜂9手机本体、流光战刀2手柄、Pd充电器、数据线、蓝牙耳机、取卡针、说明书、质保卡、合格证。拍下光追套装的全家福,夏良这才伸手拿起那只手机按键开机。
启动依旧快捷,开机动画却换了新的,刻意加强了光线的反射与折射效果,倒是符合光追增强版的定位。
“嗯?”夏良眉头挑起,顾不得打量桌面壁纸,伸手拿起了一旁的说明书。
大略扫过一遍,他终于确信之前的疑惑并非错觉,这只手机除了实时光线追踪功能,居然还带有裸眼3d功能。
无论红蓝3d、偏光3d,抑或裸眼3d,本质都是利用技术手段让双眼分别看到不同画面,从而借助双眼视差蒙骗大脑,使观众产生立体感。
红蓝和偏光「偏振」方案借助眼镜片滤光让双眼画面产生区别,成本相对较低就是亮度较低、眼镜带起来也不太方便。裸眼3d则是将滤光工作交给屏幕,借助视差障栅、微柱透镜或其他手段将左右眼看到的屏幕画面区分开,从而省去佩戴专用眼镜的麻烦。
早在2011年,任天堂公司就在3ds便携游戏机上应用了视差障栅技术。后来也有公司试图将裸眼3d带到手机上,可惜并未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
究其原因,问题却是出在应用上面,任天堂完全掌控3ds平台,进而可以要求游戏厂商在发布3ds游戏时尽可能支持裸眼3d。
相较之下,手机平台明显更加开放,没有一家厂商可以让手机平台的影视、图片、游戏全都支持裸眼3d。既然缺乏应用环境,消费者自然不会为冗余功能买单。
虽然别人家的裸眼3d手机都失败了,蜜蜂却对其保持高度热情,还曾在vR头显上尝试过应用微柱透镜3d显示技术。
到了现在,他们终于等到合适机会,决定将这项技术带到手机平台,并且选择蜜蜂9光追增强版作为首发。
之所以选择这款机型,夏良倒是可以猜到几分原因。这款手机主打光线追踪功能,又默认搭配流光战刀手机手柄,显然是一款针对游戏玩家的细分品类。毫无疑问,第一批支持光线追踪的手游肯定都是蜂游自产,顺便支持裸眼3d也是理所应当,这样就能部分解决没有应用的问题。
若是这批游戏成功打响名号,蜜蜂移动就能拿它们做例子去游说第三方厂商,促使他们旗下的热门游戏也都支持裸眼3d。这样一来,即便裸眼应用总量依旧有限,却也足以吸引到更多游戏玩家慷慨解囊。
这么想着,夏良打开设置面板,将手机的显示模式改换成3d模式,这才细细打量起来。
蜜蜂移动显然有备而来,3d模式下的ui都有了明显的出屏感,背景壁纸也有了向后的景深,看起来效果颇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蜜蜂系统的设计风格依旧是蜜蜂倡导的直觉拟物,图标和ui元素本就保留有立体感。此时切换到3d模式,看到一个个立体图标和滑杆、按钮在自己手下浮沉翻涌变形扭曲,夏良一时间竟是有了停不下来的感觉。
至于手指还未碰触屏幕,“出屏”状态的ui元素就能和手指产生响应交互,应该是因为手机搭载有悬浮触控功能。这项技术之前已有手机搭载,可惜体验一般却是未能普及开来,此时再看夏良却是瞬间明白,不是技术不好而是没有用对地方。
带着这样的感慨,夏良随手点开预装的蜜蜂视频,正好看到视频库里有段宣传视频。
不出意外,这段视频支持裸眼3d,观看时立体感相当明显。虽然屏幕尺寸有限,导致出屏距离只有几个毫米,带给夏良的体验却非常好。
更让他感到惊讶的,却是视频里介绍的各项技术。蜜蜂移动之所以在8102年末推出首款3d手机,却是因为ai技术成熟,使得他们可以初步摆脱3d资源不足的窘境,倒是应了那句“好饭不怕晚”的俗语。
具体来说,就是手机自带的浏览器、图片查看器、视频播放器自带“一键转3d”功能,能够赋予普通2d照片和视频立体观看效果,甚至还能看到原本被遮挡的物体。
2d图像都是有损的,被遮挡的事物不可能凭空出现,这项技术实际上是借助人工智能推演、猜测视角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