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平行世界开着挂

26章 评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我得写些什么,方方过来,爷爷有事让你帮忙。”唐文博叫过自己的孙子唐文方,他打算在微博上对这两首诗进行评论,看到好诗他就会忍不住这样,但打字他不怎么会,就让孙子代劳了。

  “观《清明》有感,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今年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老予先生真是大才啊。”

  “至于另一首诗《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可谓是现代以来最优秀的诗词之一了,老予先生的才华在下自叹不如。”春晓的评价比起清明长了很多,这也代表了唐文博对春晓的认可程度。

  真的有这么好么?这是看到了唐文博的评论的人们的想法,没有买杂志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这两首诗。

  “看了唐文博老先生的解评,在结合诗词观看,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唐文博先生和老予先生都是大才。”网友们对两人都很认可。

  而真正的作者陆云,则根本不在意这点,他最在意的是粉丝值,看着上涨的粉丝值心情都舒畅了好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王很认同这两句话,先祖打下华国之前就是如此,数次陷入绝境,但就像野草一样继续生根发芽,再次抗争才有了现在,当然对于敌人要斩草除根免的他们像野草一样吹风吹又生。”微博认证华国现任国主,嬴政。

  嬴政的评价彻底让微博上面沸腾了,要知道到目前为止除了唐老,国王可没给任何一人给予过评价。

  嬴政微博关注的人数是10亿,是国家拥有微博数量人民的三分之二,整个华国版图横跨大洋洲,地广人也多,足有30亿之巨。

  看到嬴政评价的人都自然会好奇这句诗词出自哪里,诗词杂诗的销量因为嬴政的这句话暴涨数倍,远超巅峰,而老予的微博也彻底红了,之前微博上的两首诗也被人们在此讨论评价,而媒体对老予的称呼也成华国诗人变成了华国著名诗词大家。

  这一天整个华国的关注都在了老予的诗词上面,中央新闻也给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了这两首诗词。

  老予的地位被瞬间拔高了,在诗词界不下于唐文博。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390257/27.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