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张惠民下了命令,那出事自然有他担着。副官看看外面护卫军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灯,心中也一个点儿的打鼓,生怕真个发生冲突,赶紧传达命令去了。
“海堂,这个张惠民倒是挺识相。”第四师副师长崔震东笑道,“要不,我们见他一下?”
“那就见见,看这张惠民究竟何许人也。再顺便向他了解点情况。”徐海堂颔首说道。
张惠民在31年的时候曾参加宁都起义,并曾任红五军团副师长。32年春的时候,因**肃反扩大化,张惠民心寒之下借机离队回到陕西老家。其后,张惠民加入安绥军沈玺亭部,并与该部一起在34年接受杨虎城部改编。
西安事变后,沈玺亭部脱离杨虎城控制,投奔了老蒋,张惠民也就跟着站到了老蒋这边,并于37年春成为师补充团团长。
38年1月,张惠民部被调拨至李玉堂第3师麾下,并随该师调到五战区,出现在苏北邳县附近的汴唐、八义集一带。
尽管张惠民此前并未与民众党打过交道,可作为陕南人士,他却听说了很多有关民众党和人民军的事情,了解过该党在西北执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对比曾待过的**,以及现在所归属的国民政府,张惠民私下认为,还是民众党的政策更适合中国实际。毕竟,民众党对内倾力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广大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增强其自身及国家实力;对外又抗击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这是国、共两党都无法做到的。
自奉命驻扎临近鲁南的八义集等地以来,张惠民就曾向当地民众了解过有关护卫军的情况,得知了护卫军多年来救助、收留鲁南乃至苏北灾民的事迹。这让他对民众党、护卫军益发看好起来。
现在听到外面包围补充团驻地的是南下抗日的护卫军,若非是担心连累到家人,张惠民此番真想带队投了护卫军。有了这种种心思,张惠民命令部队配合护卫军指命也就不奇怪。
见到徐海堂等人后,双方先客套了几句,张惠民就恳切地说道:“贵军南下抗日,我个人自然是竭诚欢迎,但贵军为何要将我部缴械,还要将我们遣送到八义集以西?这若真挑起了冲突,我部固然难以幸免,可对贵军名声也极为不利!”
“张团长,日军攻击苏北的兵力只有一个101旅团,可就这一个旅团万把人,竟在五战区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部、二十军团汤恩伯部的防区里长驱直入,短短半个来月竟然从东台一路打到了沭阳、东海!韩、汤两部十多万的兵力竟望风而逃,这究竟抗的什么日?!”徐海堂也知道张惠民一个补充团的团长无法参与韩、汤两部的事情,只是有些话却想让他带回去,“我们赵主席曾说过,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战友。我个人并没有贬低张团长的意思,毕竟,这些事情你做不了主。但在我军南下与日军作战期间,我们是不可能放任五战区兵力留在身后的。别忘了,我党、我军至今仍与蒋记国民政府处于敌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