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周既然要南下讨伐,却为何要派北海侯出使金陵呢?前些日子北海侯在我荆山军营中小住,我x夜陪伴着他,聆听教诲,谈起治军之道,北海侯的风范令魏某钦佩,枉魏某白活了半辈子。”魏军头道。
“将军说的是。北海侯去金陵,正是为了一探南朝虚实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否则陛下为何点名要遣他这样的心腹大臣前去?如果真要为了求和,我朝随便派一位四五品的学士去便可。北海侯渡淮北返之时,便是我大军南下之时。”
魏军头恍然道:“原来如此只是……我官小职微,未有耳闻,阁下奉王相之命来找魏某,不知是何意?那大富贵,又是何意?”
朱七嘿嘿一笑:“在下正要说到此处。”
“请朱兄弟明示”魏军头急不可耐道。
“陛下已经密令徐州王帅积极准备,一旦君命已下,定会自徐州一线南掠。但徐州、海州一线只是佯攻,将军此处却是我大周真正剑锋所指,这也是北海侯南下取道贵处目的之所在,否则北海侯当日为何为舍近求远呢?”
魏军头狂饮了一盏,想起当日韩奕在荆山军营小住时,特别关心此地的军务与地形,又想到以韩奕的尊贵身份,怕是早得了陛下密旨,遂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道: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魏某等待此刻已经多时了”
“将军豪气,王相果然没有看错河东旧人。”朱七再次击掌称赞,却道,“但将军莫不是以为,凭你部下两千人马,可以攻到涂山对岸吗?”
魏军头闻听之下,颇为泄气道:“守卫尚可,若是仅凭我这两千水军,恐怕难以力敌。难道朝廷不给我增兵吗?朝中大将如云,就是轮不到我话事,但让我做个先锋将,魏某却是当仁不让。”
“增兵当然会的,我虽未曾领过兵打过仗,也知以众击寡势同洪水的道理。将军稍安勿躁,朝廷需要将军另办一件密事,只要将军办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王相也好替你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依我看,凭将军的资历,做个两千人的守备,实在是太屈才了。”朱七轻笑道。
“请朱兄弟明示,魏某愿为朝廷粉身碎骨在所不辞”魏军头指天发誓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说的是凡欲行大事,必先有妥当的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否则后果难料。待他日,我大周欲举国南征,必是一战即下,否则不战也罢。但常言道,北人控马,南人操舟,将军久驻淮河沿岸,对此应是最有体会。朝廷最担心的便是南朝水军,故朝廷需要将军弄清楚淮河对岸唐军兵力布署,此事说来容易,却是难办的很,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不瞒朱兄弟,魏某在此驻扎了几年,却从未搞清楚对岸到底有多少战般与兵力,只因对方防务甚严,无法轻易侦知,再加上敌军常常换防,兵力与战船到底多少,谁也说不清楚。”魏军头面露难色。
朱七看上去很是失望:“看来这也是陛下与王相强人所难,原以为魏将军会有办法侦知,却未料到此处。罢了、罢了,待我回去复命,此事揭过不提,再遣他人也罢。”
魏军头面色涨红,急道:“朱兄弟莫要如此小看魏某,魏某从军三十载,也粗识文墨,但从未认识一个‘怕’字,请朱兄弟回去复命,就说魏某将亲自带人前去敌营侦察。”
“好,就等将军这句话了。陛下与王相公终究没看错将军。”
“不知可有军令公文?”
“如果有的话,还用朱某在此多废口舌?将军有所不知,此事陛下不能公开,以免走露了风声,要知我朝劲敌有二,一是辽人,二是太原刘氏,要是被朝中其他大臣们知道,朝廷要举国南伐,大臣们定会说,一招不慎,便是三面受敌,国将不国大祸临头了,恐怕君命都出不了京城,就胎死腹中了。有王相公私信在此,难道将军还信不过王相公吗?”
魏军头道:“王相公是贵人,位高权重,自然是一言九鼎,胜过公文万言,在下一介武夫,哪敢质疑他的命令。”
“那就好。王相公说了,出身河东的武将们,打从军时起,跟着一个又一个异姓主子东征西讨的,能活下来的都不容易,他想趁着他在陛下面前还能说上话,力荐将军担当此任,让将军挣个好前程。将军莫要让王相公失望了,富贵险中求嘛”
“不敢、不敢,请朱兄弟转告王相,魏某定会以死报恩。”魏军头深有同感。
“此事重大,魏将军不可视作儿戏了。”
“我以项上头颅担保”
“此事机密,死生之大事,不足为他人知道。除了陛下与王相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