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末年风云录

第三十六章 洛阳㈦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并且借花献佛,将大钱移交给郭威自己处理。

        郭威十分满意,因为韩奕此举,不仅能让郭威在洛阳人面前得了好名声,还能让他带着一大笔钱回京。至于大这大笔钱如何处置,是充入国库。还是成了枢密院的小金库,或者干脆落进郭威自己的腰包,韩奕并不关心。

        “你新官上任,不需花钱?”郭威脸上似笑非笑。

        韩奕连忙道:“末将有一事,想请太尉代为奏请朝廷。”

        “何事?”

        “洛阳号称水陆交会繁华大都,但民生凋敝如此,令人抚腕叹息。眼下三叛皆平,正是百姓休养生息之时,今年天灾不断,若是朝廷能将洛阳今年的秋税减去五成,末将代洛阳父老感激不尽!”

        郭威哑然失笑:“好你个韩子仲,新官上任,便送给洛阳人一份大礼!”

        “请太自成全!”韩奕再拜道。

        郭威忽然觉察到,韩奕颇有手腕机谋。韩奕虽然看似倾囊以献,但朝廷若是同意减免秋税,则朝廷得到那二十万贯,又赢得优柔百姓的名声,洛阳百姓得到实惠,会对韩奕本人感激不尽,韩奕将来也好在洛阳为官,而这一切都将是他郭威一手促成的。

        这倒不是韩奕想出来的点子,却是他的部下刘德与餐居润二人绞尽脑汁想到的主意,面对一座钱山,总得要让自己得到一点好处,哪怕仅仅是官声。至于王守恩在洛阳一地的所有田庄、别墅与商铺,倒不为人所注意,全都已经易姓为韩了,所以韩奕也不是一点实惠也有捞到。

        “此事包在老夫身上!”郭威拍着胸脯说道。

        谢太尉!”韩奕闻言大喜。

        郭威的目光落在了郑宝的身上,他见郑宝虽然身着寻常的褐色军衣,但英姿勃发,面如冠玉,又见他尚年轻稚嫩,但侍立在一旁恭敬守礼,心中好奇。

        “这是我义弟,维  ”名宝。晋末时辽人南掠。他父母双亡。流离之中遇上代,图为身世相似,我便认他为弟。今年他年已十六,我给他取了个表字,曰:冠侯!”韩奕机警,连忙将郑宝引到郭威面前。

        “郑宝拜见郭公!”郑宝行着军礼。

        “免礼!”郭威颌首,疑惑道:“魏国公符彦卿的表字,也是“冠侯。吧?”

        “正是如此!”韩奕回道。

        “看来你对令弟的期望颇大,就是不知郑宝有何本事?”郭威问道。

        郑宝上前,用他虽清脆但洪亮的嗓子说道:“回郭公小人练习弓马枪棒,已经有不少年头,虽然只是初窥门径,但也算是略有小成。平日里也读过一些书,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好志气!”郭威捋须赞道,“愿我朝再添一个冠侯!”

        第二日,郭威便离开了洛阳,启程还东京大梁,并且带着帮奕献上的二十万贯巨款。

        皇帝刘承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郊迎郭威的凯旋而归,郭威立下如此大功,理应受此殊荣。但年轻的皇帝。忽然发现自己在欢迎的人群之中,成了一个配角,人们围着郭威歌功颂德,郭威好比郭子仪复生,似乎忘了高呼皇帝陛下的英明决策。

        有大功,当然要大赏,郭威立刻加兼侍中。讨平三叛,郭威不以己功,反推他人。辞了朝廷让他加领藩镇节度使的赏赐。韩奕这个大功臣的新职务,不仅被朝廷默认,并且也加兼侍中,摇身一变,位兼将相。以韩奕的年纪,以及他崛起的速度,近世罕见。

        不仅郭威与韩奕等参与平叛的武将们各获封赏,就是并无功劳的朝中大臣们,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侍卫使九人,与郭威如一,还有各地藩帅们也各有封赏。

        史弘举加兼中书令,加寰贞固司徒,苏逢吉司空,苏禹佳左仆射,杨邻右仆射。诸大臣议,以朝廷执政漆加恩,恐藩镇触望,结果又加天雄节度使高行周守太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椅守太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守太保,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中书令。

        己未,加忠武苹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妹并兼侍中。辛百,加朔方节度使冯晖、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兼中书令。这李彝殷乃党项平夏部首领,一向望风而动,中原凡是有人阴谋作乱,他便与之勾结,邀以重略,此次李守贞谋反,李彝殷也不例外,但朝廷也知而不问。同样,保大留后王饶也与李守贞勾结,但朝廷也不过问。

        冬,十月,壬申,加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贷同平章事;壬午,加吴越王弘  叔尚书令,楚王希广太尉;丙戌,加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2281902.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