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第245章 这种人就不能惯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子霄此时也看向,对面的于家父子客观的说于世明三父子的卖相很好,至少比起李子霄来至少在相貌上也不差。

那位于世明大人的很是清瘦,颌下三绺微髯都梳得整整齐齐,文人气息很浓。

而他的大公子于伯仁有种中性美,但是李子霄总觉得他们两人的眼里,都有股阴翳的味道,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至于于家的二公子,也是扬州城出名的傻公子。

于世明之前做到过翰林院侍读学士,正四品官衔,比起李子霄此时从三品的官衔来说,其实还要低一级。

不过,此时文官地位依旧远高于武将,哪怕是近些年朝廷对武将越发重视,但依旧无法轻易改变这种观念。

在这些文官的眼里,是很看不起这些粗鄙的武将的,甚至官衔高的武将,见了比自己官衔还低的文官,行礼也是很平常的事。

这时,看到李子霄后,那位已经致仕的原翰林院侍读学士于世明,开口了。

他抚了抚颌下三绺胡须,不动声色的问道:“没想到关老爷竟将令千金送给一个粗鄙的武将,真是牛嚼牡丹,可惜了令千金一身的才华。”

“靠,尼玛的,你这老东西会说话嘛!老子相貌堂堂,智商一百加,难道还不如你那个傻儿子。你TM这是在骂老子啊!”

李子霄心里暗骂。

李子霄可不是什么善茬,别人打了他一巴掌,他怎么可能不还手,这种人就不能惯着。

越想心里愈发不爽的李子霄,一脸鄙夷的说道:“听闻于家有位二公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整个扬州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正是因为如此,关老爷才不敢将明夕嫁给于二公子,否则明天整个扬州城都会说关家高攀了呢!”

“你……”

于世明被李子霄这一段话,差点气岔了气,这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老脸啊!

整个扬州城谁人不知于家二公子是个傻儿子,可是这会儿让李子霄这么一说,明白就是拐着弯骂人呢!

众人一听都有些愣住了,这位于世明可是从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官职上致仕下来的。

在其他人眼里已经算是很大的官了,但是李子霄却根本不屑一顾。

翰林院侍读学士,是个什么玩意,职责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其上为掌院学士。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有职无权的闲官。

不过,翰林院这三个字的名头,还是很唬人的。

翰林院的设立始于唐朝,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在华夏古代一直以来,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社会的人才浪费。

华夏古代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说不好听的,人人都想当官发达,想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心内斗去了。

正是因为如此,别看此时于世明只是一个致仕的翰林院侍读学士。

但在他眼里,依旧看不起此时身为从三品武官的李子霄。

要不然,也不会一来,就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摸样。

(本章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23/23794/1386833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31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