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侯全文阅读

第二十八章 招募流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次年,曹真薨,谥曰元侯。长子曹爽继承爵位。魏明帝追思曹真之功,下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其悉封真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

编辑本段

家族

父亲

·曹邵,初平年间随曹操募兵起事,但是被豫州刺史黄琬杀死。

兄弟

·曹彬,曹真之弟,文帝时获封列侯。

儿子

·曹爽,曹真长子。明帝临死时,遗诏与司马懿共同辅助曹芳,官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后又加待中,权倾朝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后,曹爽投降,不久被诛杀。

·曹羲,曹爽之弟。封列侯,曹爽专政时任中领军,后随曹爽投降,被诛杀。

·曹训,封列侯,任武卫将军,后被司马懿诛杀。

·曹则,封列侯。

·曹彦,封列侯,曹爽专政时任散骑常侍侍讲。

·曹皑,封列侯。

孙子

·曹熙,曹真族孙,曹爽兄弟被诛杀后,在嘉平年间获封为新昌亭侯,作为曹真的后嗣。

编辑本段

曹真父之谜

按《三国志》陈寿的记载,曹真之父应为曹邵

曹真

[1],初平年间追随曹操。后豫州牧黄琬欲图谋害曹操,将秦邵杀害。但另据《魏略》记载:其父名伯南,与曹操相善。为保护曹操而被袁术所杀,曹操遂变其姓为“曹”。

按:《魏略》中记载“真本姓秦……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此句有歧义,有人认为曹真之父名叫“伯南”,而有人则推断此句应断为“其父伯南”,也就是曹真的“父伯”(伯父)名叫“南”。

窃以为《魏略》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曹真的父亲名叫伯南。因为紧随其后的文字即提到“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如果曹真的伯父叫“南”的话,这里不会仍然写“伯南开门受之”而应该是“南开门受之”了。

另外,古人一般将伯父写作从父的。如《三国志.周瑜传》: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所以假如秦某是曹真的伯父,则应该写作“从父南”而不是“父伯南”,即为“真本姓秦……或云其从父南夙与太祖善”。

综上可以推断《魏略》所载保护曹操的人是“伯南”,而不是“南”;之前的文字意思是“曹真的父亲叫伯南”,而并非某人所推断的“曹真的伯父名叫南”。

曹彬:曹真之弟,列侯。

曹爽、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曹真之子,为司马懿所诛。爽曾为曹芳的辅政大臣。

曹操:曹真养父,魏武帝。

曹丕:魏文帝,曹真好友。

陈群、司马懿:同为魏明帝辅政大臣。

曹遵、朱赞:曹真同乡,早亡。其子皆是曹真养子。

编辑本段

历史评价

曹睿:大司马有叔向抚孤之仁,笃与平久要之分;诏曰: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书钞》知虑深奥,渊然难测。执节平敌,中表维藩。恭以奉上,爱以接下。纳言左右,为帝喉舌。曹大将军也。

编辑本段

历史年表

曹真

曹真

[2]是曹操的养子,曹操可怜曹真年幼丧父,将曹真像自己儿子一样对待,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射虎,老虎应声倒下,曹操赞赏曹真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

【215年】刘备派遣将进军下辩,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带兵击破刘备的别将,升为中坚将军。后来,曹真跟随军队回到长安,又任中领军。

【219年】镇守汉中的夏侯渊阵亡,曹操很是担忧,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在阳平击破刘备的部将高翔。后来,曹操亲自到汉中,撤出诸军,让曹真到武都迎接曹洪等还屯陈仓。

【220年】曹丕继王位,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将军费曜征讨,获胜,斩杀张进等。

【222年】

曹真

曹真回到洛阳,被任命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后来,曹真和夏侯尚等征讨孙权,攻击击牛渚屯,获胜,转拜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226年】曹丕病重,招曹真与陈群、司马懿等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睿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升任大将军。

【228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10/10995/2348007.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