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英国人从中华帝国进口潜艇的费用高昂,但基本上五六艘德国海狼潜艇才可以拼掉一艘唐级或者宋级潜艇,综合算下来却是英国人损失小。而最让邓尼茨悲催的是,德国潜艇的航速已经远远跟不上水面舰只或者商船的航行速度了,这导致德国潜艇必须上浮到海面上开足马力才能勉强追上猎物,显然德国潜艇面临着英国水面反潜巡洋舰、驱逐舰和反潜飞机的巨大威胁。
进入1940年下半年后,德国潜艇的损失大幅度增加,反而协约国商船的损失大幅度下降,德国潜艇战术同时还面临着不敢攻击中华帝国的商船队的尴尬环境,很多协约国商船直接挂上中华帝国的国旗。导致德国潜艇分不清状况等因素。使得德国海军的破交战术基本上失去效用了。
希特勒一直在谋划着如何像一战那样将英国困死,因此他对邓尼茨相当的重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发展极为迅速,但还是无法困死英国,这很大程度上让希特勒感到了不满。
不过,希特勒还是对邓尼茨很看重的,于是耐心的听邓尼茨报告。
邓尼茨建议德国继续改善同中华帝国的关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从中华帝国进口能源和生活物资,而是应该引进中华帝国的潜艇技术,争取重启海上破交战。早日打垮英国。
希特勒很清楚想要从中华帝国得到先进的潜艇技术,德国肯定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作为利益交换才行,但他还是同意了邓尼茨的建议,派人跟中华帝国军方接触。
此时。随着英法协约国在海上渐渐稳定了局面,德国的潜艇对协约国运输线的威胁越来越小,很多协约国船团不再向中华帝国缴纳巨额“人头税”、“保护费”、“货物抽成”等霸王条款的苛捐杂税,他们得以在协约国海军的护航编队保护下顺利抵达目的地。
中华帝国在这方面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尤其是货物抽成税,中华帝国向被保护的协约国商船征收高达12%的抽成,这笔收入之巨大,一直是中华帝国最为高兴的事情之一。但现在随着协约国护航能力的提高,更多的船团不再需要借助中华帝国,这笔巨额收入大幅度减少。让帝国政府非常的不满。
于是,当德国方面提出希望中华帝国提供唐级潜艇和宋级潜艇(唐级改)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时,中华帝国权衡利弊之后,认为适当的提升一下德国海军潜艇的实力,会给中华帝国带来更多的收入。于是,让德国人吃惊的是,中华帝国长期以来限制对德国的军事技术出口门槛终于放低了,竟然允许唐级潜艇和宋级潜艇(唐级改)对德国出口。
德国海军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即跟中华帝国签署了军购协议。当然,德国人希望少批量的进口一些唐级和宋级(唐级改)潜艇。然后自己山寨仿制,毕竟中华帝国的潜艇卖价过于昂贵(比卖给协约国的同类潜艇的费用高出近10%)。
但中华帝国肯定不同意了,要求德国至少从中华帝国进口100艘唐级潜艇和50艘宋级潜艇(唐级改),然后中华帝国才会将这两级潜艇的生产线转让给德国海军,允许德国国内自行组装生产。
面对中华帝国的霸王条款。邓尼茨急需要获得中华帝国的先进潜艇技术,于是说服了希特勒。令德国国会拨款采购。
最终,德国海军以2.9亿龙币购买100艘唐级潜艇,1.6亿龙币购买50艘宋级潜艇(唐级改),另外单独出资3.2亿龙币购买了唐级和宋级(唐级改)潜艇的生产线,包括单独采购的大批红头鱼雷在内,德国海军这笔军购高达8.8亿龙币。尽管这样,中华帝国还是对德国海军进行了限制,例如生产线虽然卖给了德国海军,德国自己可以生产大部分零部件,但是关键的汽轮机、红头鱼雷、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声纳阵列等设备都在中华帝国国内生产,然后运往德国组装。
可以说,中华帝国依然握着德国潜艇的脖子,一旦战局出现变故,中华帝国可以随时终止向德国提供关键设备,等于控制德国海军装备唐级潜艇和宋级(唐级改)潜艇的数量,从而影响战局发展。
当然,中华帝国要的是英德潜艇在大西洋上的力量平衡,这样才符合中华帝国的战略利益。
虽然中华帝国海军现役的宋级潜艇一直没有对外出口,保持着据对的先进地位。但是,德国潜艇面此时对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华帝国潜艇将要面对的问题。
尽管中华帝国现役的宋级潜艇十分强大,号称大洋黑洞,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声纳系统难以探测到的,因为她的噪音十分接近海洋噪声,一般的声纳兵根本无法判断出来。同时,宋级潜艇的水下航速高达25节,可以追上大多数战舰和大部分的商船。
但是,随着各国海军陆续开发出先进的轮机系统,军舰的航速基本上都超过25节,甚至达到33节,低于25节的军舰基本上很少了。即使有,也是价值不高的军舰,甚至不如中华帝国的一枚红头鱼雷值钱。同时,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