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很快。最初是无声电影,或是用留声机的唱片伴音,但效果不好。1917年,中华帝国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并在中华帝国各大城市迅速进行推广,被广大国民们所喜欢。
同样,电力的发展使许多固定式的工作机器采用了电力驱动。但是,它不能适应移动式的机器的工作条件。因此,内燃机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装置。1917年,内燃机的总功率大约占原动机总功率的四分之三。内燃机广泛应用于运输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汽车成倍增长,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汽车工业和汽车销量指数倍增长。
由于中华帝国政fǔ实行国民购买汽车政fǔ补贴的政策,帝国从此便开始进入了汽车时代。而在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帝国的汽车出口jī增,国内国外都无法满足,这促使帝国的汽车工业跳跃式发展,全国陆续出现了3000多家汽车公司,其中大品牌就超过1000家,1917年的世界汽车年产量比1900年增长566倍,达2150万辆,而中华帝国就消费了90%,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当然,内燃机也广泛应用于海上和内河运输业。从1910年至1917年期间,中华帝国装备内燃发动机的船舶吨位增加了九倍。各造船厂所制造的内燃机船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蒸汽机船。内燃机技术的改进使民用航空事业兴起。1917年,随着中华帝国对美战争结束,大型轰炸机生产厂商再次失去了军方订单,数以万计的轰炸机定点取消后,生产商将其转为民用。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国际之间申请开通了数百条航线,建立定期国内国际航班。
而随着汽车的增多,中华帝国先后修建起高速公路。汽车在城市间jiāo通运输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并逐渐把城市和农村密切联系起来,公路网络日益密集。
因此,王辰浩对于詹天佑提出的在全国修建高速公路网和航空网一事非常的赞同,并赞同jiāo通部关于修建全国大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航线所提请的10亿龙币预算方案。
当然这份预算案还包括修建机场设施在内,中华帝国目前对于机场的控制还非常严格,重要城市的机场设施都归政fǔ控制。不过,随着中美战争结束,中华帝国在军事上的威胁已经基本上消除,因此已经有部分地方政fǔ议会批准了将机场jiāo给民营企业经营。
汽车、飞机的发展,需要大量橡胶做轮胎。1910年,中华帝国为了摆脱对东南亚橡胶的依赖,北洋科技和皇家科学院联合研制了合成橡胶,但质量远不如天然橡胶,价格也昂贵。到了1917年,中华帝国研制出质量较好、成本较低的合成橡胶。因此工业化生产橡胶已经成为重点,对此王辰浩也赞同。
在轻工业方面,中华帝国在六年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超高速发展。欧洲各国的工业转入重工业,战争的巨大伤亡造成轻工业工人被征召入伍,轻工业不是倒闭就是破产,中华帝国借机大量向欧洲出口轻工业产品,到了1917年时,中华帝国的轻工业已经占据全球70%份额。
中华帝国轻工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追求利润的商人们很快将目光放在商品的开发研究上面,中华帝国普及大学教育制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大学生,其中不乏有这方面的人才。
1917年初,江南纺织厂研究员李俊涛研制尼龙丝成功,开始用来生产牙刷,后来大量生产尼龙丝袜、尼龙丝衣服。而北方服装厂陈克锦则发明了涤纶,从此中华帝国纺织工业进入了尼龙涤纶时代。而尼龙和涤纶的出现,顿时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热捧,由此中华帝国的大批服装设计师借助人们对新不料的热爱而走红,中华帝国的服装出口不再以物美价廉著称,而是以品牌方式走入国际,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国际大品牌,利润翻了几番。
同样,中华帝国继购买了美国人发明的塑料专利权后,在本土大规模的生产,各种塑料投入市场,遍布行行业业,它们在工业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华帝国的汽车、飞机和轮船大规模采用内燃机,也迫使中华帝国的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王辰浩知道中华帝国是个贫油国,而且开采难度非常大,为了将来国民经济发展之必需,王辰浩下令但凡中华帝国国内发现的石油资源一律标注封存,帝国的石油悉数从bō斯湾进口。而bō斯湾的科威特在中华帝国的控制之下,原油开采和运输极为便利,运回国后的成本也比本国自行开采要便宜的多,因此中华帝国就更没有必要开采本土的有限石油资源了。
石油化工工业除了大规模生产军民使用的燃油之外,炼油的残渣中的沥青更是废物利用,被用来修建高速公路。
除化工外,冶金、机械制造等方面原本就是中华帝国的强项,经过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化刺jī,帝国的冶金和机械制造能力更上一层楼,并且形成了自己特sè的工业生产和管理体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