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并不在意,继续围攻陈州这个让他大大的失去了“面子”的城池。
对于很多皇帝来说,面子是很重要的。为了面子,很多东西都可以在所不计,甚至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必须保全自己的面子。
很遗憾的是,黄巢这个当了皇帝没几天的草寇头子,没学到皇帝的别的东西,倒是把这个东西学到手了。
因此,即使李俨嫡系十万大军,其他诸道兵马十万多人围攻过来,黄巢也不在意。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干掉陈州这个让自己失去一员大将,让自己大世面子的城市!
秦牟不是没有劝过黄巢。但是黄巢现在对他似乎也很有些疏远了,
尤其是秦宗权投向黄巢之后,秦牟大力拉拢秦宗权此人。甚至因为双方同姓的原因,结为了兄弟之后,黄巢就更不待见他了。他无奈之下,也只好悄悄投靠了秦宗权。
秦宗权或许在某些地方觉察了什么,把自己屡次遭到刺杀的原因歪打正着的怪到了李俨头上。再加上秦牟这个十分痛恨李俨的人,两人可谓同仇敌忾。
秦宗权知道黄巢已经去日无多,他心中也早有打算。当然他不是想学王重荣,再重新投降回朝廷。见识过黄巢的皇帝威风之后,这位轻易就投降了黄巢的人,也起了野心。于是秦牟与秦宗权两人一拍即合。秦牟甚至把自己原来就是李俨派来的卧底这件事情透露给秦宗权,以博取其信任。而秦宗权也想利用再黄巢军很有些威望地秦牟帮助自己拉拢黄巢军中士兵。以便在黄巢失败后,壮大自己的实力。
黄巢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他也没有机会去考虑这些事情了。
方彻率领十万大军作为先锋攻击黄巢,在陈州附近的西华(今天河南境内)大败贼将黄思邺。黄巢闻讯,内心始惧,退军故阳里(今淮阳北部)。陈州之围至此终于解除。
黄巢从陈州撤围后,又遇夏日大雨,军营皆为大水漂冲毁坏。只得引兵向汴州方向奔进,屠尉氏县城后。尚让率五千精锐兵卒直逼汴州(今河南开封)。
此前,唐军中也发生了内讧。
三个月前,被武宁节度使支详派遣出来率领五千人吗讨伐黄巢的牙将时溥、陈璠二人,虽然均为支详所奖励提拔的将领,却对支详的节度使之位有了窥视之心。
时溥来到东都,假称支详的命令,将军队召还与陈璠合兵一处。在河阴大肆屠杀,劫掠郑州后向东走。回到彭城,支详出来迎接慰劳,犒赏丰厚。
不料时溥派亲信对支详说:“受兵众地拥载被迫充当军府总统领,请你解下节度使的大印授予时溥。”支详不能制止,只好搬出军府居在大彭馆。时溥于是自掌武宁军留后事务。
陈璠对时溥说:“支仆射对徐州人有恩惠,不杀他,一定会后悔地。”时溥没有同意。将支详送归朝廷。陈璠于是在七里亭埋伏甲兵,杀支详及其家属。
李俨对此事不闻不问,装作不知道。但是早已经对方彻颁下密旨,要他在讨伐黄巢的时候,顺便将这个叛上之人收拾掉。
时溥以为得到了朝廷的默许,更是得意。于是任陈璠为宿州刺史。陈璠到官后贪鄙暴虐,于是时溥另派都将张友替代陈璠,陈璠回到徐州后被时溥杀死。
此后,时溥也开始准备在讨伐黄巢的战事中分一杯羹,以便扩大自己的实力,于是出兵与其他诸镇兵马一起,前往徐州,围攻黄巢。
黄巢离开陈州,攻击汴州之后,朱温大为惊惧。与黄巢所部互相战斗了几场。却败多胜少。眼看汴州将克。朱温害怕,不得不向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接到告急信马上就率军从许州(今河南许昌)出发。在中牟(今河南开封西部)附近的运河渡口北满渡追上黄巢,乘贼军半渡而击之。
黄巢只想着去取汴州活捉朱温这小子,哪想到后面居然出现了李克用?没有防备下,黄巢军被李克用杀了个痛快,击杀一万多人,“贼众溃”。黄巢趁乱逃去。
贼军骁将尚让见势不妙,率众向唐将时溥投降,而黄巢的其他一些重要将领投降了朱温,其中就包括后来地梁朝名将葛从周。当然,在这个历史上,后来的梁朝是不可能再会被建立了。
李克用马不停蹄,穷追黄巢,在封丘又大败黄巢,这位“皇帝”收集千余残兵,向兖州方向奔逃。李克用骑兵一天一夜急奔二百多里地,粮尽后急还汴州,带上干粮又去追击,生俘得黄巢小儿子并缴获黄巢的“皇帝”仪仗和龙袍符印等。
到了瑕丘(今山东兖州境内)被昔日的铁杆助手、最坚决的“革命者”,如今的唐将尚让以及唐将陈景瑜追上,又大败一场。大凡变节将领追杀老主子,肯定要比真正的敌人还凶狠。尚让熟悉黄巢战法,自然一打即胜。
等到路过老家冤句时,黄巢身边才剩几百号人。黄巢一直跑到泰山才惊魂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