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坡这边,在两边山口布置好警戒,则进入山谷的人就会无处可逃,只是小分队人太少,伏击敌人的小部队还可,如果是大部队,则无异于蚂蚁撼树。
只要敌人少于30人,黄绩还是有把握消灭的,毕竟有这样好的地形,而且有自己这样出色的狙击手,如果还不能打败敌人,那还真不用在这个世界混了,只是怕那几个才训练的狙击队员枪法太差,不能封住谷口。
管他的,赌一把,如果有敌人的小部队,就干一下,不然自己的给养就跟不上了,如果没有消灭敌人,顺着山坡撤退总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黄绩的布置,张书明和徐力到东边谷口处埋伏,彭勇和沈得山到西边谷口设伏,看到敌人后就用手势报告情况,由黄绩决定发不发起攻击,如果战斗打响,这两个组则分别向谷中攻击靠拢。其余7人埋伏在谷中的灌木林里,20分钟内无能得手与否都要撤出战斗。
说实在的对今天的战斗,黄绩是期待又惶恐。太阳渐渐升高,一个上午眼看就要过去了,黄绩他们也在草丛里埋伏了两个小时了。路上除了走过几个放羊的和一个五人的商队,竟没有一点敌人的踪影,身边的几个战士都显得有点不耐烦了。
正在这时,西边靠谷口的草丛里有一根树枝挥了三下,黄绩心里一振,来了,再细看彭勇发过来的消息:有24个敌人,押着30多个人,向谷口走来,有三个骑着马。
黄绩向谷口发出收到的信号,并命令他们继续观察,看有没有后续部队。同时向身后的6人发出战斗命令。得知后面没有大部队,黄绩决定伏击这股敌人。
过了十多分钟,敌人在谷口露面了,可能是敌人知道红军都在向西逃窜,附近没有什么红军,竟然只派出两个尖兵,也没有拉开多长距离,就向谷里走来。
慢慢的,敌人的尖兵走过了黄绩的面前,这下看清了,一共二十四个敌人,两个骑马的尖兵,然后一个骑着马的大约是军官的走在头里,左右有4个马匪,4个马匪断后,还有十三个马匪分两边看押着30多个红军,其中还有10多个女红军,那些红军全被绳索捆着,看到他们脸上、身上的伤痕和疲惫不堪的神情,黄绩心里一阵隐痛,黄绩打了一个手式,让东边谷口的徐力与张书明负责拦截和警戒,自己负责干掉那三个骑马的,刘青林和沈得山负责打击敌人的后卫,张峰和邓国民他们负责那些看押的马匪。
看看那个骑马的马匪军官一脸骄横地走过自己的跟前,那些看押的马匪也进了张峰的埋伏范围,黄绩看到小分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慢慢地从草丛里伸出枪口,对准那个马匪军官的后脑,食指一动,“砰”
一声枪响,那个军官仿佛被人猛推,一下栽下马来。
顿时,小分队纷纷向瞄准的目标开枪,一时枪声大作,黄绩一拉枪栓,抬手又是一枪,那个靠左的尖兵还没有从震惊里回过神来,一颗子弹飞旋着又从他的后脑钻了进去。另外一个见势不妙,两腿一夹,就向东方跑去。黄绩再拉枪栓,一声枪响,那个敌人没跑几步,就栽下马来。
这时敌人被小分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死了七八个,但马匪毕竟凶悍,长*死,其余的纷纷伏在地上,向山坡上射击,有的抓住身边的红军挡在身前,躲在后面向山坡上还击。
哪知道黄绩早料到敌人会有这着,按照事前分工,这种敌人就由黄绩对付。
一个敌人刚向面前摔倒在地的红军伸手,黄绩的子弹已到他的额头,一个血洞赫然出现,这个敌人怀着不甘歪倒在地,另一个魁梧的马匪看到红军倒在地上,刚向红军扑去,身子才窜起,却失去了力量,黄绩的子弹打在他的心脏,让他一下子失去了力气,倒在一个年轻的女红军面前,一对眼睛无神地望着那个女红军,吓得她忙闭上了眼。
这时8个敌人借着红军摔倒的机会,聚在一起,向西边冲去,另外5个被压在一个乱石后,拼命向山坡上射击,更有马匪将枪对着了摔倒在地的红军,黄绩看到一个马匪掏出个手榴弹,一拉引线,竟要向那群红军俘虏扔去,把枪一抬,一枪打在他的手上,正要向前甩的手臂顿时失去了力量,冒着青烟的手榴弹一下掉在这几个马匪面前,几个马匪魂飞魄散,正欲向外面一跳,“轰”的一声,有三个当场炸飞出来,另外两个显然也受了伤,没有再探出头来。
这时另一群马匪那边响起了红军的喊杀声,黄绩一听,坏了,肯定是张峰按照红军的传统习惯,带得战士向敌人发起了冲锋。忙打个手式,让徐力看住那两个躲在石头后的受伤的马匪,自己将来不及压子弹的步枪一扔,掏出手枪就向那群敌人冲去。
只见张峰挥着手枪冲在前头,嘴里喊着:“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六个红军向敌人追去。
黄绩刚要招呼,就见一个马匪往地上一蹲,把枪一抬,枪声响处,正中张峰胸口,张峰高大的身子一震,向前扑倒。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