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也懒得和这女人计较,他将赵祯请到府内。俩人里,自从赵_大婚后,俩个人就没有单独说过话。现在分尊卑坐下,赵祯手一挥,将下人们全部赶了出去。
石府最令人震憾的不是它的堂皇庄丽,而就是书房。原来石坚就有不少藏书,后来真宗再次赏赐了许多书籍,再后来他看到珍希的版本,也开始搜罗。于是书越积越多。但本来耶律蓉在石坚家中,还将这些书籍整理归类。后来耶律蓉走了后,又搬过几次家,书也太多了,石坚懒得整理。只有当赵蓉嫁到石家后,才再次带着下人将书籍全部梳理了一遍。现在整整三大间房屋,全部打通,一排排书架上堆满了书籍。不要说石坚本人的才华,就是这些书也会将人震得目瞪口呆。
当初两个小家伙到了石家后,进了书房,眼里全部冒起精光,然后口水都滴下来。但这一点石坚不但不怪罪,反而十分地高兴。不过石坚宴客时,都在客厅,想要进石坚的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
赵祯也好奇观看了书房一下,但石坚藏书再多,也比不上皇家,赵祯啧啧称奇后迅速进入正题。他说道:“石爱卿,这次委屈你了。”
石坚答道:“无妨,皇上,如果换作旁人,也会心臣的,这声名确实害死人的。不过臣只是觉得窝囊罢了。”
石坚还能理解,作为赵祯对刘娥现在的举动只是莫明其妙。但他不能说自己母亲不好吧,于是说道:“石爱卿,朕的大娘娘岁数大了,做事难免会有些多想。”
他指的多想就是心重。石坚一笑,说:“陛下,多想也无所谓。只是不要耽搁了政事。”
赵祯听了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石爱卿,你怎么知道吕大人一定为相的?”
石坚又是然一笑,说道:“这不难,每个君王都有自己喜欢的臣子,吕夷简深受太后垂怜,加上臣这次招惹她生气了,所以她一定会将吕夷简招回来,这点不难猜出。就是象陛下执掌朝政,臣说不定也会有做一下宰相的机会。”
他最后开了一句玩笑,轻轻将这话题遮过。就是赵祯与他关系再铁,现在这种情况也不能将真相全部说出。
赵祯也没有多想。但他脑海里在想另一件事。那就是石坚在他父亲死地时候就已经是中书侍郎。可是随着他功劳越来越大。官做得越来越小了。现在倒好了。父皇再三说石坚地婚事不可谏。但谏也谏了。官职也逼得石坚主动放弃了。特别是刘娥向他说地那番话。赵祯可是不认同。只不过石坚为了追究一个犯错地太监责任。母后眼睛就红得象杀父仇人一般。至于吗?
当然这时候地赵祯性格还很单纯。实际上就是他就皇帝时。也没有那么多地阴暗面。
他没有想到刘娥与石坚两人这次角牛都有他们更深地用意。赵祯说道:“放心。只要朕一掌权就立即让你做平章事。”
他连一个同都略去。也就是和王曾一样。作为首相地存在。
石坚嘻嘻一笑。说道:“陛下。其实臣不要什么官职。只要臣做事。不要在后面扯我地后腿就行了。臣是一个人。不是神。如果没有朝廷地支持。很难完成臣在先帝临终前发下地誓言。为宋朝打下一个强大无比地历代没有地王朝。”
其实真宗临死前。等于就是将大宋地将来托负给了石坚。可是现在恐怕连刘娥也忘记了此事。否则有真宗那句。谁要谏石坚婚事。连降三级。再谏再降。这次石坚真地大婚。还有谁敢罗嗦。石坚更不会为玉素奴香地事发愁。不过一代君王一代臣。石坚也不想提那旧日地事。但现在石坚更不想赵祯造成多少困扰。赵祯不知道。可石坚知道。赵祯不是刘娥地亲子。如果赵祯表现得让刘娥失望。赵祯地地位未必保得住。这才是石坚叫赵祯来地真正用意。
因此石坚不想在这问题过于纠缠,他问道:“陛下,什么大婚?”
赵祯说道:“朕纳了曹将军地孙女为皇妃。哦,忘记了一件事。”
说着赵祯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是两件玉器挂璧。赵祯说道:“这件白头偕老缠锦花璧是朕送给你与那个林妹妹的。这件岁岁平安竹枝鹊报喜璧是曹皇妃送给你们的。”
石坚这才想起,刘娥准备让赵祯纳曹玮的孙女曹氏为妃。这才使他想到了历史,在这点上历史还没有发生变动。这个曹氏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妃子。后来赵祯的后宫越来越乱,连大臣都纷纷参预进去。只有这个曹氏一直表现得优异聪明。最后终于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皇后。而且这个曹氏肚量更大,权利心更小,为了宋朝自宋仁宗死后,政权的平安渡过起了重大的作用。并且没有象刘娥那样对政治指手画脚。毕竟纳妃不是迎娶皇后,加上这几天石坚自己闭门不出,这个消息石坚竟然不知。
石坚连连弯腰,说道:“大喜,大喜,陛下,你要词么,臣为你写五首六首。”
“拿笔!”赵祯现在做了皇帝,可这竹杠不敲白不敲,石坚已经好久没有作词了,只在石嘴子山弹《十面埋伏》时写了一首。
石坚还真拿起毛笔,写下五首词,反正这些词也不是他作地,只要在时间场景上作一些简单的变动就行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