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手握洞天不种田

第2章 生锈小庙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文清在姐姐的搀扶下站起身子,却听见后面“吭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掉了。

  “这是你的东西吗,大弟?”

  姐弟两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铁块模样的东西落在了青石板上了。

  “不是我的,应该是哪个孩子捡来玩放这了吧。”

  李文清有些疑惑,刚才坐下时,似乎没有看见这东西啊,哪钻出来的。

  “拿回去瞧瞧,没准还是个古董呢。”

  李文凤顺手捡起一看,原来这铁雕塑的是一座庙宇,不过浑身脏兮兮的都是泥污,布满了红褐色的铁锈,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怎么看都不像值钱的东西,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哪来的那么多古董,拿回去我仔细瞧瞧,走吧回去了,太阳有点晒。”

  李文清拐杖一撑,回头往家里走去。

  顺手捡到这东西,姐弟两并不奇怪。虽说原本是山林之地,但是经常捡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刨地都能刨出些古钱币什么的。

  前些年李文凤就是拾到一个国外的古钱币,相还非常好,转给铲地皮的弄了好几万,实际价格应该还要翻上两三倍,所以大姐见到这东西就有些神叨。

  老人都在说当初华夏初平,闽地最大土匪窝被剿,百担白银与上好蜡的枪支都运到这附近藏匿了起来,以图东山再起。说的是绘声绘色,仿佛亲眼看见,至于真相如何,已经淹没在时光里。

  不过李文清估计应该是古时在这里活动的人频繁,看看周围的墓穴就知道了。盗墓贼一茬一茬的来,上山经常看见一些古墓被粗暴地掘开,完事就随意的砌着。这些地猴子,生着挺不起脊梁做人,连死人都不放过。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存在,说到底还是为了一个钱字。

  据说民国初年,本地一个富商发迹后感觉家运浅薄,祖坟都不知在哪,便寻思着把双亲还有姨太太三人的墓穴迁个好地葬了,以葆子孙后代福运绵长。

  于是富商重金聘请了一个大风水师终日在山林流连,寻龙抓穴。还真是让他给找到,就是环绕着李家村的这条山脉。谓之盘龙戏珠,就是可惜水脉过远,有风形而无水相济,格局过小,但是葆一家福运倒是绰绰有余。

  富商大喜过望,把三人葬于龙鼻、龙睛处,果真顺顺利利,家运稳固。谁知后来蓄水储库,水线直线上涨,蓄水线是刚刚好到龙嘴边,原本这形珠变成真珠,只剩一浮岛飘在水面。

  这下是真应了那风水大师的话了,风与水相济,风生而水起,这盘龙戏珠也蜕变成小青龙戏珠。果然这富商后代青云直上,官入中枢,家运昌隆,成为当地的望族。

  南地素来信奉这些东西,一听还有这事,这龙头你占了,我葬龙背总行吧。所以这山北边墓地越迁越多,这宁静的小村子反倒是清明这段时间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得了。

  李文清家在东边靠龙尾伸出的这小爪子上,外公与三个舅舅家都建在另一个爪子上,正好对望。其余人家都是在北边依山而立。

  爷爷以前老是抱怨说当时怎么选了这地,正好斜望龙头隔水吃不着,还是母亲笑着说到这龙爪握的紧,虽是笼却不易丢。

  李文清好歹也是读过几年书,高中毕业后也跟随着老乡走南闯北混了几年。二十三岁的他虽说不算什么老鸟,但是也在外增闻不少见识。只是从小耳闻目染,对于这些也只抱着“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

  李文凤看见弟弟有些吃力在前面走着,伸手想去扶一把,李文清停下脚步。

  “不用,老姐。就这路我金鸡独立都能跳回去,你这样反倒让我不好使力了。”

  “那行,你自己注意点,上次打电话回来时你说腿上还完全无力,这几天感觉怎么样了,没有彻底愈合,你可不要动作太大跳来跳去的。”

  李文凤也不强求,只是在后边紧紧的跟着,以防弟弟摔倒。

  “已经有些力气了,前几天去复检医生说骨骼裂缝还没长好,还得休养一段时间才能下地试试。”

  “对了,老姐,你这次回来请了几天假?”

  比李文清大两岁的李文凤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念书,16岁就开始出门闯荡的她形成了自立刚强的性格。

  几年前前往改革前沿深市的她深感文化不够,上夜校,自修,考取了大专文凭还有会计证书。现在在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当会计,福利还算不错。

  “等外婆头七过了再走吧,把下月的假期挪一下就是了。”

  大姐昨天才匆忙地赶回来的,昨晚又在灵前守到半夜。姐弟俩也是到现在才说上话。

  “嗯,那就没事,不然赶来赶去累坏了。”

  李文清领着姐姐到屋旁一颗大芒果树下的石凳坐下,正好与外婆的灵堂对望着。那边午席已经开饭,一片的喧嚣声,孩子们的玩闹声与隐隐传来的哀乐声混在一起,心里也说不出什么滋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369152/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