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念恩于心》刚发表,损友就开始念叨:就是一篇清水文,过于平淡了点,能不能加点刺激的桥段啊。
好吧,我承认。情节是不够跌宕起伏,人物不够风生水起。可是那些嚣张、狂傲、我行我素的热血英雄、大侠我实在虚构不出来,因为自认自己还是太过普通了。
我想写的只不过是:品质纯正,办事踏实,勤奋,并有坚毅的品格,然后一步步走来,在那五光十色的政治、名利的染缸里浸泡许久,却仍然可以保有一颗单纯而挚诚的心。整个国家,满世的旷墓,只有她始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什么,从不随波逐流,从不放任,安稳幸福的让人嫉妒。我要得就是这样,虽特别的平凡,可也平凡的特别。
总觉得,精英毕竟是金字塔顶尖的少数人,而基层的才是我们普通的大众。
不管怎样,还是谢谢各位对本书的捧场。如有建议和意见也请随时保持联络。
——风起鹤舞
今天一大早,恩心还在给花木浇水,就见镇长乐颠颠的跑来报喜。气喘吁吁的说,文书哥的四个学生被鸿雅书院录取了,这是历来都没有的好事。晚上镇上庆功,请夏文书和恩心务必参加。说完就急急忙忙的走了,说是还要通知其他的人。看镇长每次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样子,恩心真是怀疑这个镇子的领导只是他一个光杆司令?
回过神后不禁郁闷,既然是为文书哥和学生办的庆功宴,晚上这顿饭是非吃不可了。正在想着,就见李伯乐呵呵的走过来,后面还有慢悠悠的夏公子。问了半天,才听文书哥无奈的解释,原来为了晚上赴宴,李伯强烈要求给恩心好好打扮打扮,万不能失了夏家小姐的身份。实在拗不过他老人家,只好趁现在带恩心上街置办些衣服什么的。
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夏文书一把拉住,示意她就不要拒绝了李伯的一番好意了,老人家都很久没那么开心了。再看看李伯,笑的眼睛都看不见。算了,自从上次添置物品后就再没去外面转转了,真是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样子。可有谁知,自己这些日子的辛苦啊!今天就权当给自己放假,放松一下吧。想通了,就开心的随两人出了门。
单文镇的街道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再过两天就是商货展了。各商家的货品也比前些日子丰富许多,琳琅满目的很惹眼。不过让恩心意外的是,一路上竟然有很多人向自己打招呼,让她总有些明星出行的感觉。想来前些日子在素雅斋的际遇又被人夸大宣扬了。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真是一点也不错。
来到单文镇最好的衣店——丽衣坊,夏文书就让恩心不要客气的随便挑选。丽衣坊的老板一见三人进来就忙迎了上来,态度好的一塌糊涂。一会儿夸恩心长得漂亮,一会儿又夸有才气,反正马屁拍的啪啪响。想来,可能是生意人的本能,也就没太在意。本来嘛,这些奉承的话听听就算了,是真是假就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不过,你还别说,丽衣坊的衣服、鞋袜款式确实好看,衣料也不错。凭着感觉挑了几件素雅的衣服,看一旁文书哥也是连连点头的样子,就让李伯去付钱了。出了门才知道,丽衣坊和素雅斋的大东家都是一个人——篮雪傲,才算是理解了那店主热情过度的态度。
买完衣服,又兜兜转转的耗了些时间,一行人去了附近的酒楼吃午饭。因为之前住过驿站,驿站里也有类似于酒楼的吃饭场所,所以恩心对酒楼还算有些了解。刚进门,就见掌柜的迎了上来。恩心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会这酒楼也是篮家的产业吧?抬头望向文书哥,好像感应到了疑问似的,只见他望向自己点了点头。想想刚刚丽衣坊老板的态度,恩心真担心这顿饭会让自己会消化不良。不过,这次好像有些多虑了。掌柜的领了三人去了楼上靠街的雅间,客套两句后就告辞了。
乘李伯点菜的空档,恩心望了望楼下的车水马龙。发现单文镇居民的生活的还挺悠闲滋润的,除了那个整天看起来从早忙到晚的镇长。
菜还得等一会儿才上来,恩心决定找点轻松的话题来活跃一下气氛。就随口说:“感觉单文镇的人生活的很悠闲呐!”
“恩心观察力很强嘛!单文镇共有八百户,近万人,大户人家居多。”
“一个镇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呢?难道此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嗯,特别的地方在于这里出了很多名人雅士。现在御新国大名鼎鼎的林雅瑟、翰林院大学士罗乔元、户部尚书林芝菘、还有世代书香门第的夏家。除了夏家外,其余的人在单文镇都有府第和别院。”
啊?原来一个小小的镇子就有那么多的名人,难怪那镇长整天忙的跟陀螺似的,这可是谁也得罪不起的啊!
“除此之外,还有单文镇的地理位置很好。你从关外回来也知道,这是去三国交界的必经之路。当然,溯河的水路贸易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单文镇是溯河沿途最大的货运码头。因此,篮家也不惜血本的在这里建了别院和大量的商铺。另外,单文镇每年还会举行商货展,除了林坡镇外,这是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