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巴蜀篇第四十一章御驾亲征
“钓鱼城给打下来了。”李隽冲左脚刚进屋右脚还在门外的廖胜功说道,言来喜气洋洋,好象有天大的好事一般。
这也难怪,李隽熟知历史,知道钓鱼城一战的影响有多大,钓鱼城一战打死蒙哥一事的影响非常之大,正是这一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止步在埃及边境,给中亚地区留下了少量的未被蒙古人征服的土地。
要不是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古将领赶回国内参加国丧的话,以埃及人当时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蒙古人,那么埃及这个文明古国的前途就大是堪虞了。
西方好多学者在谈到这事时总是含糊其词,说是因为蒙古的皇帝死了,而不说原因,估计是不想把这功劳记在中国人头上,而是记在他们的好运气上(按:他们叫皇帝,其实应该叫可汗,这就是西方学者一惯手法:含糊其词,不了解事实真相。)
南宋要是抓住那一段难得的平静期调整部署,加强江防的话,蒙古人会不会兵临临安就很难说了,即使他们能够到达临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间去了。然而,由于贾似道误国,谢道清辨事不明,宋度宗的昏庸错失了这一良机,常使人叹息。
王坚领导的钓鱼城一战慧及异域外国,却没有给南宋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是让人哭笑不得。错不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是南宋朝廷地无能。
张珏他们重新攻占了钓鱼城。其意义有多大,只要神经不是有问题都想象得到。先不说作为重庆北面的战略咽喉,一旦给拿下,柳河子就可以北上川北,攻打剑阁,实现调动蒙古军队的战略意图。
人们提到钓鱼城时只要说“蒙古的可汗死于此城之下”这点就足以说明钓鱼城的意义有多大了,对于这座历史名城。李隽是早就神往不已,乍得这一好消息。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廖胜功得讯后急急忙忙地赶来,没想到还没给李隽行礼,李隽就喜滋滋地把战报递给他了,接过浏览了一遍,也是兴奋地道:“上一次钓鱼城之战,王坚将军打死了蒙哥这鞑子,这次钓鱼城之战张珏他们又全歼了鞑子守军。实是天大之喜。”感慨万千道:“伟乎哉!钓鱼城!不落雄关!”
正如如廖胜功所言,钓鱼城是不落的雄关,要不是叛徒王立出卖的话,还不知道坚守到什么时间去了。钓鱼城其实是一座要塞,那一战是要塞防御战,对后世地影响很大,对后世建造要塞防御工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正是考虑到这种影响,中**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才制作了钓鱼城之战地沙盘模型。
真的是全歼了钓鱼城的蒙古守军吗?当然不是。蒙古军队是给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活活砍死的,张珏就是带头人,他血红着双眼不知道杀了多少要投降的蒙古士卒。有了他的表率作用,士卒们哪里会客气,自然是放开手脚大杀一场。
王坚地英雄事迹激励了士卒们,无不是怨气冲天。再加上蒙古人抢掠成性,种族仇恨很深,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不拿他们来“祭刀”才怪。
柳河子和郑静和知道无法阻止张珏他们的砍杀,心想要是这事传出去了对宋军不利,会增加蒙古人的抵抗,与其传出去不如全部杀死来封口,各自率领一队士卒在后面“清场子”,找到没断气的蒙古士卒就让他们追随蒙哥于钓鱼城下。
张珏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战报中写得明明白白,自承率军砍杀一事。请求李隽处理。对于这种事情。李隽虽是不想发生,但是李隽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蒙古人过于残暴,种下的种族仇恨造成的。
再说了,在那种情况下,士卒都杀红了眼,谁也阻止不了。况且,他们杀地时候,蒙古军卒手里还拿着武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俘虏,算不得杀俘虏,比起蒙古人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战俘,已经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廖胜功如此说是为张珏开脱,李隽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蒙古人的英勇的确没法说,他们都是血战到底,全部阵亡。”李隽也能瓣,这明显是假话嘛,还给他说得合情合理,和蒙古人地英勇善战挂钩。
李隽如此说,张珏他们自然是没事了,廖胜功大是放心,就要向李隽行礼,李隽摇手阻止他道:“不用拘礼了,来,快坐下。”
廖胜功放眼一放,才发现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看来自己得到消息赶来还是迟了一步,落在李庭芝他们后面了。
屋里的人有李庭芝,文天祥,陈宜中,杜大用,陆秀夫,个个都是一脸的喜气,不用说钓鱼城一战的确是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他们得到消息放下手里的工作,赶来给李隽贺喜。
钓鱼城虽小,其意义非常之大,这座打死蒙哥的雄关再度回到朝廷手里,自然是一件天大之事,李庭芝他们要是不赶来就对了。
等廖胜功坐下,李隽一脸喜气地踱步思索了一下,道:“各路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