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先进攻他们。”
汤思退弗然道:“张相公,现在百姓好不容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你忍心让他们又卷入两国纷争,受刀兵文苦吗?”
张浚忿然道:“那么汤相公,你又没有想过那些被金国所占之地的百姓,他们那一个不受金人期压,那一个不盼望我大宋的王师早日北上,收复中原。面对这些百姓,汤相公你又将他们置于何地呢?”
眼见两人越说越激烈,几乎就要吵起来了。赵忙道:“二位爱卿,都不要争了。彬甫,你看如何是好呢?”
“彬甫”使是虞允文的字。见赵问起,虞允文道:“绍兴三十一年采石矶一战仍是金国背约在先,现在金国来使,要求我大宋恢复岁币,此事万万不可。否则非但无颜面对大宋百姓,也对不起我大宋历代的先帝。”
赵道:“彬甫言之有理,哪公我大宋是否就该立刻举兵北伐呢?”
虞允文道:“也不可。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轻率。否则便会重现太宗皇帝的高梁河之败。玩在我大宋久未开战,士兵们都久疏阵仗。则又名将雕零,与金国开战,实在不是时机。”
赵道:“如果按彬甫的意思,是和又不和,战又不战了。”
虞允文道:“臣以为,我大宋现在还宜整顿军务,训练士卒,等待时机。”
张浚道:“请问虞相公,要等到什么时候?”
虞允文道:“在下看来,还要等二三年方可北伐。不过这二三年里,虽不能大举北伐,却可以零星出击,待机而动,进攻宿州、颖州、蔡州等地。一来可以试探金国的虚实,二来也可以使士兵们增加实战经验,以增强我宋军的战斗力。”
赵道:“彬甫之言,诸位以为如何呢?”
张浚道:“臣以为甚好。”
杨沂中道:“此仞稳妥之见,臣也以为可行。”
汤思退道:“还诸陛下三思。”
赵道:“却么就按彬甫之议。”
汤思退听得连连摇头。赵也不理他,转问杨沂中道:“杨郡王,朕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杨沂中道:“万显声己到了临安,但他的两个兄弟还没有到齐,这几天就要到了。臣想还是等他们到齐了以后再说为好。”
赵点点头道:“这样甚好。此事虽然关系重大,但也不急于一时。就交给你去办了。”
这时汤思退道:“万显声,是不是绍兴十二年大闹禁宫的那个万显声?”
杨沂中道:“正是。”
汤思退厉声道:“这等大逆不道之人,杨大人你怎么不将他抓起来治罪,还要委以重任呢?”
赵忙道:“进之,此事同安郡王以对朕说明。当年之事也是由秦桧杀害岳飞引起的。若不是万显声他们这一闹,岳飞的一家老小恐怕都会被秦桧所害。朕已决定不在追究此事了。”
汤思退道:“陛下,这等不赦之罪怎能就这样轻宜的放过。”
赵不悦道:“朕说过不在追究了,以后谁也不在再提起。”
汤思退诺诺后退。这时一个大监进来道:“皇上,尚武院战场比试第一天的结果以经出来了,永安公主己经胜出了。”
因为有女儿参加,因此赵命太监将每天的战况都呈上来。
赵一面翻阅一面道:“同安郡王,你的孙子又参加了战场比试?”
张浚在一旁听了,忍不住道:“杨郡王之孙?不是正在前线效力吗?昨天还是我亲批他进升承节郎,怎么又来参加战场比试呢?”
杨沂中笑道:“在武院里参加比试的这个孙子叫杨炎,是我三子朝辉所生。在前线的那个叫杨昌鹏,那是长子朝光所生。他是隆兴元年(1163年)从尚武院里毕业的。”
赵也笑道:“这么说来,同安郡王的两个孙子可都是我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材啊!”
这时汤思退冷笑道:“说起来,杨郡王的这个孙子可是大大有名啊!临安府内可都知道杨郡王有个好孙子啊,哈哈!”
张浚和虞允文一直都在忙于整顿北伐的事务,倒没有听到杨炎的事情。李显忠是特意从前线召回来商议北伐的事情,回京不久,也不知道。唯有韩彦直了解得十分清楚,但在这个场合,他可是一句话也插不上。到是杨沂中,听了汤思退的话依然神色自若。
赵虽然不知道杨炎的事,但也听出了汤思退话里的讥讽之意,有些不悦道:“汤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汤思退冷笑着将杨炎的事添油加醋的讲说了一遍。
赵听了汤思退的话,颇为惊讶道:“杨郡王,,果有此事吗?”
杨沂中神色不变,道:“汤相公所言都是实言。”
赵有些不解道:“即然如此,杨郡王你怎么就由他胡来,也不管教一下。”
杨沂中微微一笑道:“老臣这个孙子行事向来自有用意,老臣一向从不干涉。”
汤思退冷笑道:“好个自有用意,杨郡王可真是教子有方啊!”
这时李显忠插言道:“陛下,杨炎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