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春全文阅读

第九章 天子使臣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都是立刻就可以给你做出点成绩来。

    如此一来,李曦自然加倍看重他。

    当然,出于“奸相”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让人心里不踏实,李曦对他的防备也是无人能及的高,也就算是一边大用一边重防。

    就在这种情况下,七月十日,李曦和李胎李肱一起,送走了小胖子李早。

    其实说到底,李曦之所以着急着想把自己这个弟弟送进军营,倒不单纯是为了促使他尽快成熟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有点害怕那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自勺大动乱。

    李早善武,那么在这场大动乱之前,他如果能够尽快成长起来,不但可以为自己以及整个李氏家族觅得一份难得的安全保障,而且在李曦看来,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可以让李早在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战争中突然崛起。

    要知道,即便是他时历史没什么了解,也知道诸如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名字。

    如果阿早能够成为这种可以留名千古的名将……只要是想想,李曦就兴奋,因为那是自己的弟弟呀!

    当然,他也知道,要成为名将,要想借机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崛起,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甚至于还要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但是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历史上肯定会有这么一场灾难和机遇并存的大事要发生,难道能因为可以因为要冒一些风险,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吗?

    他的答案显然是不可以。

    才十二岁,就把李早这只小雏虎送进军营,按照李曦的说法,这叫逼虎长大。

    把李早送走之后,这才刚刚消停了没几天,李曦正在准备着要请老师周邛替自己上门求亲下聘,然后还策划着等嬉儿过门之后,自己就正式的纳了杨花花,但是还没等他的计划开始落实,晋原县衙内,就已经迎来了天子使臣。

    李曦的品阶,自然够不着给他下圣旨的程度,按说即便有事,充其量吏部下一纸公文足矣,但奇怪的是,这一次来到晋原县衙的,居然是一位宫里的小黄门,偏偏这小黄门此来,竟然只是传达口谕,并没有任何调令。

    口谕有三,第一,着免去李曦从九品上晋原县主簿一职,并无其他任命;第二,着李曦由晋原县县学生员,改人长安国子学生员;接到口谕之后,五日内必须动身。

    就这么一道口谕,简单干净。

    宣谕完毕,那小黄门被入带下去休息了,这里李曦和杨钊面面相觑,而裴俊和江安则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与他们相比,郑爽脸上的阴晴不定反而算是不错了。

    一道口谕,盲接把李曦的官儿给罢免了,虽然他身上的散官之阶还在,但是毫无疑问,散官是无权的,充其量就是每个月支领一些俸禄罢了,几乎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反倒是李曦居然莫名其妙给“转学”去了长安国子学,在他们这些不知情的人眼中,很是有些诡异。

    而这个时候,尽管把他们的反应一一记人心中,但是李曦显然还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他们,尽管当初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了有可能会面对这种非但不升官反而会被罢官夺爵的准备,但是当这个结果突如其来,李曦还是不由得有些举止失措。

    过了好久,一直到带着口谕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李曦才逐渐回过神来。

    把这道口谕翻来覆去的仔细一思量,他开始渐渐地回过味道来,虽然这一道口谕夺了自己的官职,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并没有准备问罪于自己,相反的,他居然还通过让自己“转学”到国子学这么一个方式,把自己调到长安去了。

    那么,这位玄宗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考察?或者……把自己弄到长安去再收拾?

    仔细想想,估计十有**还是以考察的面居多。毕竟人家是皇帝,如果真是因为那一道奏章而恼了自己,想把自己处置了还不简单,哪里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果然,就在李曦趁着现威的,把自己负责的公务一一整理了出来,去到县令大人郑爽的房间里一一交接干净,又约好了改日相聚的时间之后来到蜀州刺史衙门,把天子上差带来的口谕跟周邛和柳博一说,两个人的反应也是众口一词一一这不是贬官!

    虽然也谈不上升官,但是显然,李曦那个奏章并没有触怒当今皇帝陛下,而按照那份奏折的分量和犀利程度,只要不是触怒,事情就大有可为!

    尤其是李曦去的这个国子学,可是大有讲究。

    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治下,专门负责招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员的学校,乃是整个大唐绝对的最高学府。

    免了李曦的官,却把他“转学”去了国子监,这里头到底有何深意,大家都猜不到,但是很显然,玄宗皇帝陛下既然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10/10498/213767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