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来的,帮助那些愿意购买渔船出海捕鱼的人。
正由于市政府的努力,海盗家属的安置没有花费薛兴华任何额外的精力,连罗鹂邀请来的厂家建设都是罗鹂自己在一手进行。
薛兴华带着水儿到了吴寿喜的工厂进行谈判,昨天晚上吴寿喜将自己的资产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报给薛兴华的价格是工厂、地皮、设备、原材料等等共计五万三千两白银。薛兴华大笔一挥,说折价五万两。吴寿喜也没有什么不高兴,因为他本来就多报了一点,试探薛兴华所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也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五万两也是他的底线,虽然有点吃亏但损失不是太大。
双方签字认可这个估价的时候,薛兴华笑道:“五万两好记,等计算股份的时候好计算。等后天估算我运来的机床、原材料时,你一样可以掐掉我的尾数。你就不要心疼了。”
吴寿喜还能说什么?只好笑了笑。
当时大家一起商量了工厂的名称:中华南洋第一兵工厂。
谈判也没什么好谈的,吴寿喜看到薛兴华所写的公司章程,董事会章程等资料后,只有大吃一惊的份,他唯一能做的是签字。他自己在昨天晚上所写的资料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手,自己考虑到的,薛兴华的资料上都有,而且写的更全面;自己没考虑的,薛兴华也考虑到了。
薛兴华前世看多了公司章程,有了一百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东西,自然不是吴寿喜这个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少年除了会打仗,连企业管理也这么出色。这些资料所折射出的先进管理理念都不是他这个管理工厂好多年所完全理解的。如果不是很忙,特别是薛兴华的时间很紧,他真想找薛兴华好好请教请教。
薛兴华写这些资料的时候,完全是参照以前的股份公司文件,几乎都是出于公心,没有故意地想占吴寿喜个人的便宜。当然,薛兴华也不会傻到故意放水。
按照初步估算,薛兴华和吴寿喜商定工厂的注册资金定为二十万两,吴寿喜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所差的三万两白银在十天之内筹集齐。薛兴华需注资十二万两,等机床等设备进厂估计后,所缺的资金在三天内交给工厂财务部。
一起吃了中饭后,保卫兵工厂的兴华军开始陆续进厂。这些士兵由张越领导,属于情报部门的。不但负责工厂的安全还负责工厂里的人员监视,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等士兵进厂,从比利时北海号货轮上的机床、金属材料、五金工具等源源不断地运进了厂里。随这些运来的还有兴华军破损的步枪、手枪和火炮。
还没有从工厂出来,薛兴华又被不少要汇报的人围住了:有的汇报军校学员的教室靶场建设、有的汇报军营所缺的资金、有的汇报海军营地的设备购置、有的汇报有线电报线路建设问题……
自从从比利时北海号货轮上发现了有线电报机和电缆后,薛兴华就计划将所占领的地方连在一起,杆线架设已经开始动工。
匆匆忙忙处理好这些与兴华军有关的“小事”,薛兴华逃跑似地回到军营自己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也站着一个人等他:军校教务主任李安庆强烈邀请他明天对德国专家设计的防御工事进行图纸审查。
德国专家负责的防御工事已经到了图纸论证阶段,只等审查通过相关施工队伍就会马上进场进行施工。
说是图纸审查,可不是真的仅仅在室内进行资料上的审查就可以了,那最多算是完成了审查工作的十分之一,最大的工作量是跑到野地里,拿着图纸对照地形判断设计是不是合理,不但考验审查者看图纸的能力更考验其军事素质。一条防线是不是有用,不是说它牢固能承受几发炮弹直接轰炸就行,而是要合理,能够建设在重要的战略要地。能够不被水淹不容易被火烧,射界要好投资要省,等等。
【感谢订阅】!~!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