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太子就坐着车架到了襄阳王府门口来接李郁了。昨晚已经打发鱼朝恩到襄阳王府说好了出城的时间,这太子郊迎不能去的太早,也不能去的太晚,最好就是太子刚到,那边的人也到了,看着哈气连天的李郁,赶紧让鱼朝恩把他给扶上马车。
车夫马鞭一甩,大喝一声:“驾”就慢慢的往长安城往去了。
太子看着眼前马上年满十八的弟弟,嘴边的绒须已经黑了,一眨眼都这么大了,刚被高力士送到自己府上的时候还只是一团红彤彤的就知道哭的肉团子,现在已经能为自己遮风挡雨了。时间真快呀。
李郁摸摸脸,心里嘀咕道:“自己脸上长花了?哥哥怎么一直盯着自己脸看。”把脸凑到太子眼前郁闷的问道:“太子哥哥在看什么?可是小弟脸上长花了?”
太子被李郁突然凑到眼前的脸吓了一跳,嗔声说道:“花没看到,眼屎倒是有两坨。”
李郁赶紧用手揉揉眼,根本没有什么眼屎,没好气的对着太子抱怨一句:“哥哥又捉弄我。”
太子呵呵一笑,兄弟之间好久没有这轻松的说过话了,“你上几天做的事很好,不光让李林甫吃了个哑巴亏,也别人知道就算落魄了,那也是皇家子弟,不容侵犯,不过也比为兄有魄力,为兄最多是把他们赶走,但是不敢下重手惩罚。”
李郁轻轻一笑“并非哥哥魄力不够,只是小弟无后顾之忧,所以才敢如此惩罚那李屿。”
太子笑着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李郁的说话,不过还是要告戒了李郁几句,要提防李林甫报复,接下来兄弟两人聊了聊虎啸军的事情,虽然两次放出去将近一千人,但是人招满以后一点也没有放松训练,虎啸军还是那么强悍,甚至比之前更加强悍了,这都归功于强大的财力支持,什么都是最好的,吃的最好,住的也最好,年后酒楼挣的钱,除了给杜甫带走的之外,其余的全部投在了虎啸军里,帐篷已经不住了,一色的青砖红瓦的营房,两米高的矮墙把整个军营三面给围了起来,靠近渭水的那边没有立墙,普通将士的响钱马上都要赶上朝里四品大员的工资了,这让很多人红眼,但是皇上说这是襄阳王自己掏的钱,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把大家的嘴巴都堵上了。
皇甫唯明此次回长安,一是为了面君谢恩。二是来长安献俘的。昨天就有人从长安传来消息,说皇上让太子和襄阳王今天在长安城外十里出迎接自己,太子郊迎,这是当今圣上登基以来第一次派太子出长安迎接边镇重臣,这让皇甫惟明心里挺高兴的,自己第一个享受到这种荣耀的,所以很早的就起来,出了驿站,招集好进京的人,准备出发了。千把号人慢慢的往长安城走去,早有探马来往长安和大部队之间传递消息了,在自己距离长安十五里的时候,探马回报太子车架已经出了长安城了,赶紧整好队形,加快速度,不能真的让太子出长安十里来迎接自己,那就是居功自傲离死不远了。
太子的车架刚出长安五里地左右,鱼朝恩掀开马车门帘,把头探进来,小声的禀报:“太子殿下,前边传来消息,皇甫将军已离此不足三里,是否停下马车?”
太子想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李郁,见李郁点了点头,就吩咐鱼朝恩停下马车,跟李郁一起下来在路中间站好了,鱼朝恩先是给太子整理一下衣服,又给李郁整理一下,太子穿着鹅黄色太子冕服,李郁穿着白色的亲王服,太子转头对李郁说了一句:“这皇甫惟明很不错。”
李郁只是笑着点点头,没有回话,然后两人就静静的等着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在距离太子一百多米的地方翻身下马开始步行,当走到太子面前的时候,赶紧下拜:“臣陇右,河西节度使黄埔惟明,参见太子殿下,参加襄阳王殿下。有劳二位殿下出城远迎,臣心中万分惶恐,实乃罪过。”
太子赶紧上前把皇甫惟明扶起来,好声安慰道:“皇甫将军快快请起,将军为大唐征战四方,劳苦功高,别说让孤出城十里迎接,就算三十里也无妨。且不说孤于将军幼年相识之情。”
这是太子施恩的机会,李郁没有插话,只是淡淡的对着皇甫惟明点了点头,打家相互寒暄完了以后,就往大明宫去了,回去的时候太子和李郁都没有在座马车,和皇甫惟明一样,都是骑马回程了,一群人骑着马压着俘虏从长安城穿过,到了大明宫门前,下马等宫里通传。
守门的将士看到是太子打头,再看看后边大批的俘虏,直接大声道:“皇上口谕,皇甫将军直接入宫,到宣政殿面圣,不必通传。”
这时候李郁准备偷偷的骑马回府了,这乌烟瘴气的皇宫自己不想进去,谁知道刚上马,宫门里就急急忙忙的跑出来一小太监,尖着嗓子喊道:“皇上口谕,襄阳王李郁一起进宫,不得违令。”跑不了了,只能气哼哼的把马缰一甩,跟着太子后边进宫了。
太子知道李郁的心性,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皇甫惟明很纳闷,这别人为了见一次皇上都是打破头挤破脑袋的,可是这位襄阳王确不想见皇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s://read.qidian.com/chapter/cjyg0CPXiXLjwjPmxXY4LA2/k9OlUwjqovG2uJcMpdsVg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