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cub105集束炸弹是最理想的弹药。但是技术上的问题在于,这种智能弹药,并不是制导武器,必须用传统ccrp连续投掷点计算才行,大致上,就是一种水平投弹飞方式,需要投弹飞机从敌人头上掠过,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自动平飞。
当然发现目标的过程可以借助雷达,但是这些自由落体炸弹最后的投弹时机,肯定是在目标群进入下视雷达的盲区后猜会出现,所以投弹的几秒钟将会非常的危险。
空军有几种战略轰炸机和战术飞机可以考虑,鬼鬼祟祟的b2不具备靠自身发现目标的能力,而美国空军在这一地区尚不具备不间断侦察进行情报保障的能力,所以b2首先被排除在外。
b52载弹量理想,但是太过老迈,并且无论将对手预警机驱逐多远,这种大型平台都很容易被各种雷达在远距离上看到,所以也被排除在外。
f111战斗轰炸机是这样的任务最理想的选项,不过已经退役。
最终的选项只剩下了b1b战略轰炸机。
经过计算,4架改型轰炸机的携弹量,就足够截断敌人坦克群的进攻,甚至可以消灭一个旅以上的敌人,如果投弹精度可靠的话。
这种武器从未投入到严酷的战争中,真正参与的战事,甚至比更加昂贵的b2还少,任务也没有很强的对抗性。
实际上隐形飞机的战略轰炸,在理论相对于低空突防的而言,更成熟些,尽管后者出现更早,但是只有一些小型战术飞机的实战检验,由于美苏间的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这些庞然大物并未真正投入到拥有严密防控体系的战场上,进行纵深打击。
为了印度是否值得冒这样的风险,是作战部门讨论的焦点,最终政治正确占据了上风,这意味无论会否有损失,任务必须启动。
拯救印度可能是决定下一个一百年,人类命运不可回避的关键部分,而能够阻止新德里沦陷的行动,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最终,所有战术上的扯皮,都被会议进行期间,总统打来的一个电话消解了。
在总统下决心前,参谋们正在讨论的细节在于,敌人的坦克集群可能部署了大量随行的低空防御系统。
这些系统是为了防御直升机或者无人机这样的系统设计的,但是它们是否可能威胁到超音速突防的大型目标,确实是一个疑问。
理论上单独一座这样的机动防空系统,无论从监视能力以及武器射程上,根本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即使轰炸机从它们附近飞过,射击窗口也会被压缩到,小到不足以开火,但是如果他们之间能构成战区网络,则小型监视雷达群,也可能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在地面战场上发生过,但是如果借鉴海军舰艇的防空理论,似乎是有机会的。但是压倒性的政治决策,断绝了战术上的讨论余地,一切疑问被迫留到战场上等待实践。
出于保密需要,这些飞机没有部署到印度甚至海湾基地,它们直接从德克萨斯戴耶基地起飞,然后飞越大西洋和地中海,从一系列盟国上空飞过,最终到达任务区。
轰炸机在十几个钟头的漫长飞行中,必须经过3次加油,这期间还得等待前方消息。如果更早的导弹袭击得手了,或者最近的敌人野战防空系统没有被压制,它们都将携弹飞向巴林的美军基地,从而降低风险。
坎贝尔上校驾驶着这个大家伙,在阿拉伯海几经转折,最后向着孟买飞行。
起飞前,他的基地指挥官告诉他,任务有一半的可能会被叫停。现在他预感到自己不会置身战事之外了,除了紧张,他也很期待能够一显身手。
他的机组由6人组成,他与哈德森少校负责飞行,另外4人则负责攻击。和所有的军人一样,上校一直在关注次大陆的战事,但是没有料到空军会让第7联队出动,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战术飞机联队。当然在听到要去解决敌人一个装甲师的时候,所有参与任务的24名飞行员,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样规模的敌人总是有很难靠近,如果加上早期预警机话,但是最终上级保证,任务期间可以将敌人预警机驱逐到足够远的地方。
战机进入一片葱绿的次大陆后,开始从14000米开始降低高度,在接近战场前,高度会一路减低,最终攻击时也许会降到200米左右,当然这得视情况而定,如果一切都可以预计的话,b2是更加理想的平台。搜索目标,决定投弹区的活儿,必须有b1b自己来决定,任务中确实有一些不确定的部分,也是坎贝尔作为资深飞行员,出现在第一架领头飞机中的原因。
地形回避飞行,甚至允许他进行100米以下的飞行,但是投弹却不能过低,否则这些智能弹药来不及开伞以及利用红外以及毫米波手段探测到目标。
上校很担心地面火力会伤到自己,倒是不担心敌人的空军,那是一架慢吞吞的b52应该恐惧,但不是他应该害怕的。
敌人还没有完全掌握新德里制空权,目前其空军只能在新德里周边狭长走廊地带活动,很难及时发挥作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