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王妃怎么还反过来做呢?
“我的师父曾经说过,大旱过后必有大涝,而密州一带的河道太窄了,加上每年没有及时梳理,恐怕等河流来的时候,这些河道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河水。”子晚将心中的担忧说出来。
“河水来,应该是用堵的呀。”卫撩也问。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一大缸的水浇下来,你是用堵的方法好,还是用多挖河道梳理得好。而且多梳理一些河道,对于百姓的浇溉也是很有好处的。”子晚淡声说。
这样一说,大家也都明白了。不过,渭州下游个隔几年就会发生大的洪水,百姓为此受到很大的伤害。朝廷每年拨过去赈灾的银子也多,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要是按照子晚这样的法子去做,洪灾的损失会降低很多。
“挖出来的小的河道两旁第二年可以种上树和苜蓿或者是杂草,这样河道两边的岸堤上的土就会被固定住,流入河道中的淤泥减少,从而是河床的上升变得缓慢起来。”古代人可没有护林意识,子晚说的这个法子还是很新颖的。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为什么种树和种草可以固定泥土?”莫清云问,这些生活小常识他还真没有注意了。
“树根和草根可以紧紧抓住泥土,而且它们根系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这样大雨来临之际,雨水就不容易将土冲到河道中了。”楚风扬接过话解释,子晚一说,他就想通了。
子晚给他一个赞扬的目光,“其次,落下来的枯叶吸收水分的本领也是很强的。要是多种植一些树,也可以减少干旱的发生。”
“防水倒是可以理解,何来防干旱一说呢?”这下连饱读诗书的莫清风也迷惑了。
“草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的叶子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多出来的水分就会出来。”子晚也不好用太专业的知识告诉他们为什么。
“比如说早上的露水。”楚风乔聪明了一回。应该说他一直都是很聪明,就是到了子晚面前就会被她给忽悠傻了。
“要是这样理解也勉强对了一点点儿。”子晚可不想对他们解释露水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成的,要是她想解释,估计给他们要上好长时间的课了。
得到她的表扬,楚风乔也高兴不起来,什么叫勉强对了一点点儿,正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呀?“我说,这一次修河渠最好让自己人去,要是真的下大雨,就立刻停止工程,否则很危险的。”子晚说的严肃,楚风扬将她的话放进了心里。
“翻出来的淤泥种庄稼其实是很好的,因为淤泥本身就是很肥的肥料。”补充一句后她就笑起来了,“剩下来的事情即使你们自己去做,我要去到民生堂了。对了,上官宇我天天到你药堂中去坐诊,好歹你也发点儿工钱给我呀。”她哀怨地看了一眼上官宇。
这个问题脱离了大家探讨的范畴,上官宇瞄了她一眼,“你还缺那点儿银子?”
给王妃发工钱,要发多少?他们上官家能发的起吗?
“当然缺,你最少也应该给我一份郎中的工钱。”莫子晚义正言辞地说,谁愿意白做工,又不是傻子。
“行,回去后就补给你。”上官宇在楚风扬吃人的目光中乖乖地答应了,三伏天硬是感觉到了冬天的凉意。再不答应,他怕自己在楚风扬的目光下和莫氏兄弟的鄙夷下变成冰块了。
楚风乔唰地打开手中的扇子,太好了,终于看到这家伙吃亏了。这个坏蛋没少在背后笑话自己,山不转水转,这家伙就是该的。
“咱们下马车慢慢走过去。”子晚对黄芪几个说,“当然要是怕热,就让黄芪一个人陪着我就好。你们不用不好意思。”
“不怕,咱们四个一起下去走。”知画率先跳出了马车。
赶车的是暗影,“三少,小人先将车子停到民生堂门口等着。”
子晚点点头答应了。
因为还是清晨,圆圆的太阳还没释放出它那火辣辣的热情。人们趁着早凉都出采购了,街上忙碌的人还是很多的。
子晚带着身边的丫头顺着人流在街道两边建筑的阴凉下漫步,倒也很惬意。
“三少,今天还是在醉仙楼吃吗?”醉仙楼掌柜见到她高兴地问。
“不了,中午太热,得回去休息了。”她慢悠悠地回答。
掌柜的听了有些遗憾,但是也不强求,“行,有空来,位置给你留着了。”
子晚进了民生堂,先到的郎中们都很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她进了后院,发现培训的稳婆们已经都到了,正相互交流所学的知识,还有的对着人体图纸在默默背诵,也有的在看有关的笔记。这样刻苦的精神让莫子晚这个老师很是满意。
见到子晚进来,稳婆们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