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封魔化神记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断剑山残刀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座高山耸立在尘远的面前,一道青石板路延绵而上,直至山顶。山石之间,东歪西倒着难以计数的残剑。高山不见顶,冲入云霄,越是往上看,青石板路便越是陡峭。

而林皓天这边的景象,则是与尘远相反。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漂浮着一座座小岛。说是小岛,其实还是夸大,每一座小岛上只能够容纳一把斜插着的残刀。每一把残刀都随着小岛的飘动而移动,在漫漫无边的海上,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就这样随着潮起潮退,起起伏伏。

两人都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何景象,但入口处的段家子弟却看得清清楚楚。

一位老者热泪盈眶的看着影像,嘴巴呢喃:“原来,这便是断剑山残刀海,哈哈,枯朽之年,还能亲眼目睹我段家绝景,此生无憾,足矣……”感叹的同时又看向林皓天,“我段家兴盛之日近矣……”

一边高叹,一边拖着自己的巨锤离去,身影萧索,脊背却挺得笔直。

许多长老包括段家主都转身恭送老者,这是段家为数不多的锻造大师。

没想到今日闯入双冢,竟然惊动了大师……

正如大师说所,能够见过断剑山残刀海,此生足矣。

抬起右脚落在第一节阶梯上,漫天的威压就朝着尘远扑过去。尘远感觉此刻的自己,就像是身负重物一般,而且每上一阶,肩上的重量就越来月重。

一开始的一百阶,尘远没有任何的停顿,但当双脚踩在一百零一阶的时候,四周的断剑就开始了轻鸣。每一把剑的剑身在轻微的震动,随着尘远越走越上,震动就越来越强。

咻!

一阵破风声传来,尘远急忙侧身躲避。一把红色的断剑擦着自己的耳边飞了过去,身体后仰,躲过了断剑锋利的剑刃。

站定身子,尘远直直地看着眼前的断剑。

时间的流逝以及土壤的侵蚀都没有损伤这把剑的分毫,若不是剑尖突然截断,尘远绝对不会相信眼前这把闪着精光的剑,已经在断剑山上埋葬了数十年……

红色的断剑漂浮在半空之中,断剑出现的一刹那,所有的剑都停止了轻鸣。

一人一剑僵持许久,尘远看着红色断剑也没有想要攻击自己的意思,小心翼翼的抬脚,还没有落到台阶上,一阵刺耳的破风声又传了过来。

尘远轻易地躲过红色断剑的攻击。

果然如此,只要自己想继续往上走,红色断剑就会想要攻击自己,看来它是想要阻止自己了。

弄清楚红色断剑的目的,尘远就放下心来。眼睛瞄到一把断剑,反手抽起,朝着红色断剑劈去。

灵力覆盖在剑身表面,一招一式尽是凛冽。

而另一边的林皓天估计是因为是段家子弟的缘故,对着残刀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没有尘远那般急迫。

依旧伫立在海岸之上,看着海面上的刀岛不断地移动,林皓天一跃而起,直接落在了一座刀岛上,两只手一用力,就抽出了刀岛上的残刀。

残刀一被抽出,林皓天脚下的刀岛就开始慢慢的消散,将残刀握在手上,双脚用力,林皓天便落在了另一座刀岛上。

如此反复,每落到一座刀岛,手中的残刀就会扔入海中,接着又重新拔出新的残刀。时间流逝,海浪起起落落,林皓天已经在这片茫茫大海中前行了许久。

但是无论行走出多远,林皓天都没有回头望过自己走来的路。

坟冢之外的众人,看着画面之上的两人,心头都在冒汗。

尤其是段家主,生怕两人错了一步,就命丧黄泉。

段家双冢因为长期埋藏刀剑的缘故,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意蕴。

好剑有剑意,好刀也有刀蕴。

刀剑双冢之中的刀剑,虽然都是失败品,但它们已经基本成型,身上自然也不会缺少剑意刀蕴。

段家主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些剑意刀蕴。

尘远每上一百步,就会有一把新的断剑冲出来阻拦尘远前行的道路。然而尘远手中那把黑色的断剑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似乎随着尘远登的越高,断剑的力量就会越强大。

好多时候尘远都会停下来看着自己手中的断剑,没有任何的花纹,也没有任何繁杂的剑柄,剑身十分干净,就是锋利的刀刃上面有着几个断齿。

这样强大的剑,就因为一点点的缺陷,被抛弃在这里,会不会太过可怜。

莫名其妙的,何尘心底就对自己手中的剑产生了一种怜惜。不仅是手中的这把剑,断剑山中的每一把剑,都是那样与众不同的强大。

最初遇见的那把红色断剑,速度极快,如果不是自己听力过人,根本就判断不出攻击的方位。

还有刚刚的那把剑,通身泛着雷光,自己都还没有近身,就被雷光给电到了。

老师说,尘远真是没有办法理解段家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因为一点瑕疵,就埋没了长剑的一生。

尘远没有注意到的是,原本被他打败的长剑,已经开始慢慢消失在断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kujiang.com/book/14490/355832

切换来源-当前为ku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