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荆楚帝国

第九十二章 无遗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知己司欲见君也。”司吏进来后向勿畀我揖告。知己司、知彼司是两个平行部门,一个负责内部、一个负责外部,屈开亲来请见勿畀我,司吏不得不报告。 “他有何事?”勿畀我正想着秦王赵政,同时等着一封封被翻译的讯文。

    知彼司所有侯谍全力侦刺与秦人有关的情报,汇集到知彼司的加密讯文是以前的十数倍。传输前虽然由发讯者注明了紧急与非紧急,紧急讯文翻译完后,非紧急也要翻译。也许其中就有关于秦人战略意图的讯息,所以勿畀我彻夜不眠的等着。

    屈开的到访让勿畀我有些厌烦,虽然他离开的时间可能很短。两人在明堂里揖礼后,勿畀我开门见山的道:“深夜到访,不知何事?”

    “大王与芈女公子淫奔,出正寝前大王曾命知彼司制作符传,故而……”屈开一口气说到这,这才缓了缓,“三日后腊祭,太后命我等必要寻得大王。”

    “大王未言何时返郢?!”勿畀我很是奇怪,他知道这回事,但不是这样。

    “恩?”屈开不解的看着勿畀我。“大王已言何时返郢?”

    “婚服不慎烧毁,大婚延后,故而大王出游三日。”勿畀我同样不解的看着屈开。“大王已言,莫要追索,君何以不知?”

    屈开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王命。“请问王命何在?”

    “制符传后,王命皆毁。”勿畀我道。“何不待大王三日后返郢?”

    “这……”屈开结舌。是太后下令要他追索大王的,如果勿畀我知道大王出游三日,那太后不可能不知道。如此是太后故意不言大王三日后将返郢。再想到今日大王不在,忙乱的只是后寝,前朝按部就班,没有任何被动,看来大王出行前已安排好了诸事。

    屈开很快就把事情想透彻:是太后、太傅欲寻大王,不是正朝欲寻大王。

    “君还有何事?”勿畀我不知道屈开在想什么,他只想早点回到大室,说不定现在就有一叠已解密、可以解答他疑问的讯文送了过来。

    “然太后欲见大王也。”屈开道:“不知道可否告知大王所制符传之氏名?”

    “大王言诸事皆有安排,大婚亦是延后,且我知彼司自有律令,不可相告。”勿畀我说完对屈开揖了揖,起身告辞。屈开本想再请,然而看勿畀我的态度,再请也是如此,只能作罢。

    “有讯否?”勿畀我一回到大室就问向左右,他一刻钟都不想松懈。

    “无讯也。”送过来的讯报有数份,但都与秦人的战略无关,只是秦国内部的一些琐事。

    勿畀我闻言也不失望,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前方的讯报,可他还是交代了一句:“明晨若有淮水之讯,必告于我。”

    横贯楚国的两条河流,一条是淮水,一条是长江。前者太短,只及三分之二;后者虽长,惜太过靠后,所以楚军非常依赖淮水水运。

    先秦时期气候原本温暖湿润,近四十年间(前298年魏国旱灾,前282年魏国大水),也就是楚倾襄王三十年(前269年)秦国上郡大饥一次,直到秦王赵政即位第三年(前244年)才重新有了饥荒。

    饥荒、虫灾、瘟疫、旱灾、霜冻、冬雷、地震……,今年连纪郢都下雪,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秦岭以北的六盘山地区(宁夏),‘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棕榈和竹子产于南方,很少产于北方,何况是黄土高原之北,可见气候之暖。

    然而气候正在变化。最近十多年气候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干,淮水也开始结冰。淮水一旦结冰,楚国就会被分割成两部分,现有的车马根本不足以调动军队做大范围转移。

    在淮水冰封前预判秦军的主攻方向变得极为重要,如果知彼司没有在冰封前得知秦人准确的意图,那之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很早就明白这一点的勿畀我枯坐在大室,一直等到所有讯文译码完毕,才不甘心的和衣睡下。

    勿畀我睡下的时候,从襄城出发,每日十五里向南挪动的秦军大将军李信刚刚起床,他并没有晨明时分(3:00)起床的习惯,要起床最早也是朏明(4:30),然而王使从咸阳而来,他不但要起床受命,还要把左将军赵完、右将军冯劫、护军赵梓等人召来。

    晨明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幕府大帐重重也耐不住严寒。携王命而来的王使虽有车舆,车上也冻得够呛。他宣布王命的时候舌头打直不会卷翘,发言很不准确。好在王命意思简短而清楚,内容只有七个字:“速攻荆,寿幼无遗!”

    寿幼无遗四个字让李信直挑眉毛,秦军是军队,不是禽兽。即便士卒因为军功授爵可能会阴杀同袍、女人的首级冒充,孩童的首级暴首时根本不需验,一看便知。当然,这要十岁以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6/96035/4036394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