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最终在深夜结束,熊荆第二日醒来才翻看会议记录,看看有什么遗漏,这时候他才想起为了造府各府分配的争吵。
在子莫等人的力辩下,造府各府因为身在郢都,所以仍归王族所有,以弥补大府失去关市税、山海池泽、口赋户赋的损失,但钜铁、煤炭、水泥、造纸、陆离,价格要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钜铁。
煤炭的利润并不高,毕竟产量只有一万多吨,一吨煤哪怕有两百钱的利润,一年也不过两三百金。钜铁之外暴利的陆离,梳妆镜、陆离器皿和各色陆离珠,尤以梳妆镜和陆离器皿最挣钱。一面镜子利润有千余钱,全天下秦国治外的丁口仍有三百多万户,一年卖十万面梳妆镜就有万金;陆离器皿、陆离珠价格更贵,每年攫取的利润也不下万金。
造纸的利润比想象的高,纸的产量一直在扩大,最开始一天产量才两三吨,工匠六、七百人,现在产量已达到二十五吨,工匠五、六千人。
纸是抄出来的,越大的纸越难抄,所以除了一米见方用于印刷的大张纸外,其余标准纸的大小约为49mmx39mm,为印刷用纸的四分之一。这种大小的纸,四十张就是一公斤,一个工人每天干八个时辰,可抄三十公斤纸,也就是一百二十张,按售价可得一二十百钱。
这一百二十钱减去原料、蒸煮、捣舂、工资、折旧,纯利最少有八十钱。六千工匠有五千人在抄纸,利润四十一点六金。这钱看上去不多,可这是一日的纯利,一年有一万五千金。
水泥尚未对外出售,实际产能过小,这也是以量获利的东西,实际利润会和煤炭一样,一年不过几百金的规模。晒盐也是如此,盐的利润在于盐税,盐税已由各县邑自行收取,盐场的利润并不高。当然,并不高是相对于钜铁、陆离、造纸三者而言,正常看来,几百金已经是巨利,等于一县一年的年入。
一套钜甲利润有半金,五万套就是两五千金,可惜兵甲并不能敞开售卖,齐国那五万套后,最多也就再购入五万套,再有两万五千金的利润。这也是售兵甲给赵国的原因,如果再卖给赵国五万套,那又有两万五千金的收入。
而国内,既然各县邑财政已经分开,私卒的兵甲自然是自己掏钱购置,兵甲的价钱由此变得很敏感,成介等人对此意见最大,如果一套兵甲国内也要半金,那各县根本买不起。
楚国的农户每年要交百分之十的田租、三十钱一石大约在五、六百钱左右,还要缴纳口赋,一户三大两小也要一百一十二钱;另外还要缴纳军赋,以军赋从郢都购买兵甲,庶民已经榨不出多少钱了。即便每套钜甲只卖两百钱,也有很多人买不起。
争来争去,最后不得不定了一个不亏本的价钱,并且还要帮各氏普及墨炉,以换取全国范围内不收铁税,以及留邑以东那个铁矿的所有权。兵甲不挣钱,但日常生铁制品挣钱,这个钱就是薄利了,几钱的小玩意、十几钱、几十钱的农具、炊具,一年下来利润也不到万金。
钜铁制外,陆离制品、瓷器这些奢侈品也受到了限制,诸臣认为这些东西与国用无关,最好是卖到国外,挣外国人的钱,今后各县会设税卡,严令禁止陆离制品的售卖。
因为涉及文教,纸价也被认为太高,一张纸出府价一钱,市面上最少要卖到一钱半,确实是比木椠能写更多的字,价格也比木椠高数倍,不过这个昭黍顶回去了。
熊荆从早上醒来吃过早膳开始看会议记录,上午又召来了司会石尪,他要弄清楚这样一来自己还有多少钱,以免像周赧王债台高筑。石尪对王族财政早就心知肚明,熊荆问完他就答道:“禀大王,若不计售齐国兵甲之利,大府已无钱。”
“无钱?”熊荆歪着脑袋看着他,“怎会无钱?!”
“大王不知,攻伐之费皆出于大府,誉士之奉也出于大府。大府年入虽近十万金,然耗费甚巨,待到年末,大府必空。”石尪说完后又问:“敢问大王,敖仓之粟是否归大府所有?”
“敖仓之粟?”熊荆无奈摇摇头,“敖仓之粟乃战获,即是战获,当归众将卒所有。”
“王卒乃大王之师,郢都之卒也在大王治下,两者八万之众……”石尪又道。
“王卒今后不归不佞所有。”提起王卒熊荆就不高兴。“郢都之师四万余人,是能分到战获,只是战获皆为将卒所有,不佞最多……”熊荆想了想战利品的分配,六千多万石粮秣,十分之一归舟楫主人,哪怕他们仅仅出了舟楫——这也是熊荆的意思,对本国人不能比对外国人差,赵国运十得一,齐国大概也是这个标准,楚人自然也要运十得一。剩下十分之九,四成半是士卒的,四成是军官的,按官阶大小分,至于他这个大王,最多只得半成。
“不佞最多得三百二十万石。”熊荆悠悠的道。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