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批示安排新招收的燕大博士生去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政研室在省委各部门的排名是最靠后的,一个主管党群的副书记亲自批示,而且安排在政研室,令这个官场老油子陆处长有点摸不到头脑。一般领导打招呼,安排的人肯定是进好的有发展前途的部门,如办公厅、组织部等这些实权部门,象这次组织部高部长的公子高晋就被安排在办公厅。政研室这种部门要权没权,只不过研究研究国家现行的政策,动动笔头写些务虚的东西供领导参考,没多大前途。因为有周书记的批示,陆处长也搞不清陈宁的来头,所以对陈宁还是比较客气的。
“我服从组织上对我的安排。”陈宁说道。
“那好,一会儿就让小杨带你去见沈副秘书长,他是兼任政研室的主任。”陆处长说着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陈宁见状,忙站起来:“陆处长,那我告辞了,麻烦您了。”
陈宁离开了人事处陆处长的办公室,杨华正在走廊里徘徊,陈宁见此情景,心中一热:这个杨华到是个热心人,没有半点欺生的,居然还在这里等着自己。
“陈宁怎么样?分在哪个部门?”杨华看见陈宁出来上前关心的问道。
“分在省委政策研究室。”
“噢,分在政研室呀。”杨华闻言显然一愣。
“陆处长让你带我去见沈副秘书长,杨华同志有什么问题吗?”陈宁很奇怪杨华为什么一愣。
“噢,没问题,咱们走吧。”杨华连忙说。
两人并排走着,杨华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说道:“陈宁,你一个博士生分在政研室不太理想。”
“怎么了?”陈宁有点诧异。
“我跟你说啊,我们省委各个部门也有个三六九等,第一等的是办公厅和组织部,第二等是纪委、政法委、宣传部和统战部,第三等就是团委和政研室,而且政研室还排在团委后面。你看,第一、第二等的部门领导都是省委常委,部门权力大。而第三等呢,团委虽说没什么权力,但贵在年轻,放出去的机会多,政研室一群老学究,就是务务虚。”杨华给陈宁解释着。
陈宁倒没感觉到什么,他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淡定,反而觉得进政研室倒很好,正好可以多读读书,研究研究各国的经济,做学问和本职工作正好结合在一起。
当下笑着说:“没事,我觉得挺好。”
杨华闻言诧异的看着陈宁,顿时说不出话来。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省委大院的北楼,杨华带着先来到政研室办公室,象杨华这种普通科员是不能直接去见省委副秘书长这样的正厅级干部的,必须要通过办公室。
杨华向办公室主任表明来意,陈宁又上前自我介绍了一番,那个瘦小的办公室主任拿起电话恭敬的向沈副秘书长请示,一会儿放下电话,叫陈宁去沈副秘书长办公室。
由于三楼是各个会议室,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沈德中的办公室在二楼。陈宁来到沈德中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吸了口气,敲了敲门。
“进来。”声音很醇厚。
陈宁推开门,走了进去,在离办公桌二米的距离停了下来,恭敬的自我介绍:“沈秘书长,您好,我是陈宁。”
沈德中抬起头来,陈宁这才看清自己以后的领导,沈德中五十岁左右,头发有点灰白,带着副金丝边眼镜,脸上一股书卷气,看得陈宁很亲切,毕竟在燕大呆了七年,这是陈宁最熟悉的大学老师的气质。
“陈宁,燕大经济系博士研究生,总算和人对上号了,我看过你的档案,你很出色,相信这里会有你的用武之地,来来,请坐。”沈德中笑着说道。
陈宁谦虚地说:“谢谢秘书长的夸奖,希望我以后的表现不辜负您的期望。”
不亢不卑,有礼有节,不错。沈德中心中赞道。
“陈宁,你是学经济的,工作把你安排在经济研究处,这样你的专业也对口,你看怎么样?”沈德中和善的说着。
“我服从领导的安排。”
这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进来”。沈德中朝门口说了一声。
“沈秘书长,您找我有事?”一个瘦高个儿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看见陈宁微微一怔,然后朝沈德中恭敬的说道。
“来介绍一下,陈宁,燕大经济学博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正明教授的高足,加盟你们经济研究处。陈宁啊!这位是经济研究处处长莫建林。”沈德中给双方介绍了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