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第二百七十章 希望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三人在这小声聊着天,田婶看到她们,迟疑下走上来,庄静怡向她招呼,田婶回了句,过来打量下三人,满意地点点头:“气‘色’不错,好多了,闺‘女’,是要出来晒晒太阳,别老待在屋子里,这老待在屋子里,没阳气,这病好得了才怪。”

    “是呀,就在晒呢。”庄静怡笑道,来这没多久她便喜欢上了田婶,这‘女’人没什么文化,却是个好人。

    田婶小心地‘摸’了‘摸’邓军的脸,依旧是一摁一个小窝,田婶却‘露’出满意的笑容:“嗯,比上周好多了,我说闺‘女’,你可不能老这样坐看,得起来活动,多动动,才行。”

    方怡在田婶身后作个鬼脸,庄静怡有些无奈,田婶显然是从农村出来的,还遵循着乡村里的一些古老的救治方法。

    “婶子,今天没出去摆摊?”邓军显然有更多与田婶这样的人打‘交’道的经验,她立刻转换话题,将田婶的注意力转到另一边去。

    “唉,我家那二小子在那守着呢。”田婶叹口气,上次被廖八婆盯上后,她再不敢投机倒把了,规规矩矩地卖起剪纸来,可光卖这个能挣多少钱呢,于是大柱又开始雕刻些小玩意,田婶把这些拿到市场上卖,这些东西倒是很吸引小孩子,可现在这个时节,谁愿意在不是吃的上面多‘花’钱呢,挣的钱还是不多。

    邓军又问:“孙叔还没回来吗?”

    “没有,”田婶摇摇头,庄静怡觉着纳闷,她居然没从田婶脸上看到沮丧,方怡显然也同样纳闷,田婶看了看她们,忽然‘露’出个笑容:“没啥,我都习惯了,当年打鬼子,打国民党,都这样,一走便是好几年,等娃都大了才回来。”

    孙满屯去河南后,开始每周还来封信,现在一月也来不了一封信,去年的时候,区里来人让田婶给孙满屯写封信,让孙满屯认真改造,被田婶以不识字为由骂出去了。

    这事还是大柱告诉楚明秋的,大柱担心他爸爸,想让楚明秋去打听下,可楚明秋上哪打听去,最后还是只能不了了之。

    “婶子,不用担心,我们都回来了,估计他也快了。”方怡安慰田婶,田婶却爽快地笑道:“有啥可担心的,咱‘毛’主席英明着呢,就算朝里有‘奸’臣,总能抓出来的,我家老孙命大,就说打鬼子那几年,好几次被鬼子围着了,最后都冲出来了,没事,没事。”

    话虽如此,可谁都能看出田婶的担忧,可她们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捡些无聊的话说着,田婶的话匣子打开,便开始抱怨,市场上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蔬菜现在几乎一周才来一次,每次买的只够吃两天,猪‘肉’几乎看不到,等等,等等。

    “哎,既然市场的东西这样少,小秋家怎么有这么多菜和‘肉’?还有粮食?”邓军忽然问道。

    “他呀,是自己种的,”田婶说:“你没见百草园都开垦出来了,这小家伙早不早地要放卫星,没成想居然应了这一劫。”

    庄静怡哑然失笑,邓军却若有所思,方怡摇头嘀咕道,这家伙的运气太好了,田婶又说了几句便匆忙走了,三人忽然收敛起笑容,齐齐望着这个令人尊敬的农村大婶的背影。

    大柱正给纺纱机换上一个新的纺锤和纱线,抬头朝她们看了眼,冲她们笑了笑,便又开始纺纱了。

    方怡呆了呆,忽然觉着这初‘春’的阳光异常温暖。

    “庭中新枝发,

    点点绿意忙;

    是否‘春’已到,

    只在纺车人。”

    古老的庭院中,少年专注地给纺车换着细纱,一旁的篮子里放着几个纺好的纱锭,蓝‘色’的天空上有一层暖暖的云彩,一株古老的柏树在少年身侧,舒展着疲倦的身躯。

    “初‘春’纺纱图,”庄静怡托着下颌,沉凝片刻摇摇头:“这名字不好。”

    “也觉着不好。”邓军也说:“我看,叫希望怎样?”

    没等方怡表示意见,庄静怡便拍手称好,方怡困‘惑’之极,这是几年来,不,是自学画以来,她最满意的一幅画,她打算取名《少年初‘春’纺纱图》,可没想到居然遭到两个好友的坚决反对。

    “还是邓姐有学问,这个名字好。”楚明秋在旁边叫道,随即‘奸’商本‘色’便发作:“方姐,你看你这幅画多少钱?师叔我收藏了。”

    “给你,想得美。”方怡白了他一眼,楚明秋振振有词地叫道:“咱们可有约在先,你可不能食言。”

    方怡无言作答,庄静怡和邓军乐了。楚明秋想了想说:“好吧,便宜你了,我再送你首诗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11230960.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