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古华夏

第一五四章 是时候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罐信心十足。只见黎昊倒是大大方方,从头至尾对自己的陶坯都未遮掩深藏,他曾不止一次见过。

    陶坯的个头着实不小,放在地上竟能及腰,比自己的陶罐都要高出许多。但他却无一点惊慌与惧怕,再高大的陶坯他又不是没有尝试过,出炉的俱是残陶碎片,根本就烧制不出成品来!

    黎昊空烧窑炉,不计成本,所需枯枝木材等燃料与正常烧窑无异。

    但他绝非无的放矢。

    一是为了检查窑炉的密封情况,这于制陶至关重要,半点马虎不得,遇到破孔缝隙,当即着人重新封补。

    二是有意要测一测窑炉内的温度,轩辕窑炉与东夷窑炉相比,各方面均差之甚多,一番检视之下,窑内温度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高温作用下,方能烧出精美耐用的陶器。如若温度不达标,轻则陶器窑变不够,陶色黯然,毫无光彩之感,难看至极;重则陶坯在炉中碎裂,即族人口中所说的炸窑。

    陶坯体积越大,一般越难烧制,所需温度往往更高。

    黎昊思索再三,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便依着陶鼎的结构,复又捏制了两个稍小的陶鼎胚子,比窑场长作的那个陶罐相比,稍矮一头,却也比平常的陶器高大的多。

    两天的空烧时间,正好用于小陶坯的阴干。

    将大小陶坯一一装炉后,烧陶正式开始。

    黎昊昨日夜里便故技重施,将事先准备好的泥棍插入了窑炉腹中,根据泥棍的颜色变化,判断窑炉内的温度,通过加减燃料保证窑炉内一直处于恒温状态。

    黎昊为了万无一失,昼夜不歇地看紧窑炉,以防有人故意破坏捣乱,避免当初在凤游氏部落时方窑事件的重演。

    白天黎昊一人看护起来自然绰绰有余,但疲累一天,夜晚难免会困倦、打瞌睡,好在青阳愿意代劳,他得以有喘息之机。

    不过黎昊心系炉中陶鼎,青阳代替他守护第一夜,倒也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但素来谨慎小心的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此时他已不怕别人暗中使坏,他担心的是窑炉火候一旦把握不好,前面所做一切便会功亏一篑。

    青阳体恤黎昊辛劳,争着抢着要再守一夜,两人因此相持不下,最终黎昊建议两人同守。

    那夜皓月当空,整个窑场被照的通明,两人在窑炉旁席地而坐,月下饮酒,有说有笑,好生自在惬意。

    茫茫长夜飞逝而去,两人竟都毫无感觉,直到昌意前来交接,两人才恍然大悟,最终与昌意又共饮了几杯酒,方才大笑着离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qb5.tw/shu/67202/3015522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qb5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