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行完成一次突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迈出了自驾游这一步。没想到这一步不经意间赋予寻根溯源的意义,而这一步本应从懵懂的娃娃开始;五十知天命,也不晚,可更深一层思考;却终究少年强,则国强!
第一天(第五十天)2014年8月17日云冈石窟
6点一刻出发,7点钟上高速,早餐随即开始,出行前一再强调食物少买可还是准备多了。8点30进入京藏高速。提前列好一大串的高速名称,也时不时的犹豫走的对不对,坚持下来始终行驶在京藏高速上。车速保持在110公里,没有走错路,12点半顺利到达DT市的驻地。午餐是早餐剩下的小食品感觉也还不错,稍做休息后前往第一个目的地云岗石窟,半小时到达。
进入石窟,不自觉的与敦煌、龙门两窟比较。
刚刚修建几年的广场和引道颇具气魄,引道两侧柱廊上的雕刻完全北魏风格。云冈石窟与敦煌属于同一个时代,早于龙门,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石窟完全完成于北魏一个朝代。四大石窟只有麦积山石窟没有去了,而且对麦积山石窟没有丝毫概念,做比较自然忽略了麦积山。
当第一眼看到引道柱廊时,第一感觉这是沙雕。这就是云冈石窟的一大特色,与龙门石窟一样属于露天石窟。为了防止风华,随后的历朝历代在石窟前搭建塔楼,而历代历朝又在不断的将塔楼破坏。至今只有第一大佛和最宏伟大佛的两个石窟的塔楼保存最完整,这也是奇迹。那珠联璧合的塔楼展示着中华民族建筑的伟大(照片82)旁边有一片围挡,围挡里面有数座石窟正在重新修建塔楼,这些石窟明年开放,据说那些石窟里面保存着最完好的佛像。可惜今天看不到。
特殊的沙质特点,所有佛像外层都做了泥层保护,至今上面涂的各种色彩保持着当年的本料,千年以来未曾经过任何修复,有不少的脱落,更有遭到破坏,千年来慢慢的落上了灰尘,但至今的依旧呈现着华贵和掩饰不住的艳丽。真的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凝视着千年的杰作,拷问今天的作品能否矗立千年?尤其那蓝,蓝的心都打颤,难道真的没经过今人的加工?!
第一大佛(照片83),顾名思义。耸立在石窟中央的大佛,自然突出一个大,造型最美,神态安详,石窟四壁与窟顶,雕刻满了关于释迦摩尼的故事,和佛教的有关史实。那最宏伟大佛(照片84),则是以数量取胜,数量之多数不清。说数不清,是因为即便用心用时也未必能数对;不仅有大依有小,小至只有2厘米,且人物惟妙惟肖;色彩、容貌绝不雷同不得不感叹。第一大佛和最宏伟大佛两窟相邻,最薄处可以透光,这沙质的石窟,两窟壁薄如纸的紧贴,还经受了千锤万凿还能千年完好,这也是一绝;两石窟都有双佛出现,这也是云冈石窟的另一特色。
关于双佛,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此在众多的洞窟中,专门开凿了双佛洞,讲述双佛的故事。
云冈虽然叫露天石窟,真正露天的大佛,只有这座裸露千年的大佛。这个面容有些熟悉,原来他早已成为石窟的招牌,成为大同乃至山西的千年形象大使(照片85),无与伦比。在这皇家石窟旁边,有百姓开凿的石窟,无论气魄、场面、大小都无法比拟的。
还有几个不解之谜。一座石窟没有雕凿完,佛身过长,以至于双腿没有地方,只能沉到地下;还有一佛是站立着……在石窟对面的广场,今人为一个人先人树立了一座雕像,以次纪念。这个人叫谭曜,是石窟的总设计师、开凿者,他是一位高憎,时间加冕的大家,是北魏王朝信赖的人……
今天有些阴天,或者说只是浓云遮住了天,心中不免有所期待。
那年去敦煌,天那样的高那样的蓝,白云朵朵悠然舞动。当进入石窟那一刻霞光染透洁白的云朵,云朵忽然变换舞姿,为霞光闪出花瓣般的空间,霞光穿透云朵投向大地束束彩色光柱。佛光?!惊呼着,却没能留住这震撼一刻!遗憾,遗憾?真的不遗憾!能见佛光,已经是幸事啦!
那天去龙门,云遮住了天,似乎还飘着雨星,内心期盼霞光的再次出现,手持手机等待着,果然奇迹出现,尽管浓云有些不肯妥协,但是佛依旧慈悲把光明投来,还是那样耀眼!
今天云冈的云,比龙门的云更浓了,似乎在“考验”佛,还会佛心依旧吗?真是多余的担心!只是今天心存“杂念”没做好准备。不过真的满足,因为心诚事成!
美食在召唤,今天必须是地道的山西面!本来要寻特色发现家家都是特色,出现选择问题。还好,家家都能满足对美食的欲望。
......
第二天(第五十一天)8月18日五岳之北岳恒山
副题1:魂魄
三山五岳,中华魂魄。
只写出这几个字,一下子又一次领略汉字之美,中华文明的殷实。
知五岳却不能不假思索准确说出五岳,多么无知。这次自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s://book.qidian.com/read.qidian.com/chapter/ii59s1C6qLwAFWAflvxzYg2/Uz5ITwaHk3rgn4SMoDUcD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