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冲上了关口,时间紧迫,他想要强行冲进去,却被被守关的士兵拦下,还没等刘璟解释,士兵就将刘璟拿下,五花大绑的带到了大帐里。
帐中坐着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常年的在外行军,脸庞看起来有些沧桑,布满了岁月的伤疤。
“他是什么人?”将军开口了,声音有些低沉。
“回大将军,抓到一个刺客……”
“谁跟你说我是刺客!”刘璟十分激动,他打断了卫兵喊道。
“啪!”的一声,将军拍了下桌子,对刘璟说:“不得放肆!这是军营,不是菜市!先让他说完。”
“这人不经允许就强行闯关,没有令牌也没有文书,背上还背有一把剑,小的们看他可疑,就给拿下了。”卫兵继续说道。
“好了,你还有什么说的?”
“将军,顺庆被围,我是突围出来求援的,我现在急需见刘綎大将军。”
“哦?”听到是自己的名字,将军有些疑惑,说:“我就是刘綎。你怎么证明你自己?”
刘璟思前想后,突然想到了高攀龙的那封举荐信,大声说:“有有有!我身上有封举荐信!”
卫兵听到后,从刘璟身上搜出了那封举荐信,递给了刘綎。
刘綎仔细看了看举荐信,看到了署名是高攀龙,于是问刘璟:“真是高大人举荐你来的?”
看到刘綎半信半疑,刘璟又把自己离开无锡,再到四川,再到昨晚的突围,全部向刘綎说了一遍,刘綎终于相信了刘璟,让人把他身上的绳子解开。
“将军请快下命令吧,不然晚了,顺庆就失守了。”刘璟起身慌忙说道。
刘綎没有理会刘璟的话,他迅速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开始布置任务。
“顺庆被叛军所围,守军不足3000,可能撑不了几天了。现在我军要从葭萌关赶去救援,路途较远,大军开拔必定缓慢,所以我决定骑兵现行,大军在后。”说着,刘綎拿出了令牌下令,“刘招孙听令,你率骑兵1000从左翼斜插;袁保康,你率1000骑兵右翼斜插,你二人冲散敌军阵型便立即入城,不得恋战。骑兵皆轻装,只带三天口粮。你二人先去,我率大军随后赶来。”
听完部署后,各将领都出大帐分头准备去了,刘璟听完后发现没自己的安排,忙问刘綎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刘綎想了想,决定让他跟着自己的养子刘招孙为左翼骑兵。刘璟听完安排后,找刘招孙去了。
吃过晚饭后,2000名骑兵出发了,他们连夜赶路,直奔顺庆。
三天后,顺庆,中午何大力再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自从刘璟突围出去找救兵开始,叛军的攻势加强了许多,每天都会攻城几次,但由于攻城没有器械,叛军只能靠云梯登上城墙,与明军厮杀。明军人数日益减少,何大力再一次清点了人数,不足1000人,再来一波进攻就会城破。
他摆出了誓与城池共存亡的架势,为了补充弓箭,他让人在城垛上放了很多的木板,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很多叛军的箭矢;他把城内衙门拆了,收集石料充当礌石,还把所有能砸人的东西全部收集起来,甚至连秀才看的书都被他拿去了;百姓们虽然不能打仗,他于是在每一个城垛的旁边安排了两名百姓,只要有敌军的云梯靠过来,就把它推翻。
一切都布置完毕了,何大力站到了城门上,看着远处集结的叛军,等待着最后一次进攻。
傍晚时分,叛军的最后一波进攻开始了,南北东西四个方向同时进攻。密密麻麻的弓箭射向城墙,等叛军射了一段时间后,守军赶快把箭矢从木板上取下来,弓箭手把叛军放入射程之内,又把叛军的箭射回去。叛军倒下了许多,但仍然是叫喊着,怒吼着朝城墙冲来。云梯架好了,叛军开始登城,城垛旁早已准备好的百姓突然起身,将云梯推离城墙。刚爬上云梯的叛军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眼看着自己顺着云梯倒下,砸向后面的叛军。叛军弓箭手看到城垛旁的百姓,迅速用弓箭射去,许多不幸的百姓中箭身亡。叛军趁此机会,又搭起了云梯。第一个叛军爬上了城墙,他的心情十分兴奋,刚刚抬头,便看见一个明军冲来举枪刺倒。随着登上城墙的叛军逐渐变多,明军渐渐守不住了,慢慢被蚕食。
“报告将军,北门失守!”何大力听到了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他拿起三叉戟,带着一队人马朝北门赶去。
城北的叛军已经进入了顺庆的北城,明军不打算抵抗,边打边退。叛军也十分残忍,冲到民宅里烧杀抢掠,整个北城混乱不堪。何大力很快便带着队伍到达,他冲在最前面,大喊:“死守我顺庆,敌虽强必戮!”受到鼓舞的明军安定了一些,有调转方向同何大力一起杀去。何大力一马当先,手握三叉戟杀入人群中,来回舞动,不一会就杀死十几名叛军。守军看到将领身先士卒,无不奋勇当前,以一当十,叛军招架不住了,很快叛军便被赶出北门。
就在众人还没缓过神来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